代王的侍妾裴氏,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说出了本朝第一悬案的秘密,让在场的代王和吕小伟全都大吃一惊。
自当年靖难之后,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之后,几十年间,历代皇帝都没有放弃过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谁又能想到,每一代的建文帝后人,居然全都是黄子澄隐姓埋名的后代——一直妄图重新夺回帝位的田家门主。
裴氏先是满意的看着代王和吕小伟震惊的神情,然后点点头,仿佛很是满意自己真实身份带来的震撼,继而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又不免感到一丝落寞。
她长叹一口气,一半消沉,一半自嘲的说道:“谁又能想到,堂堂建文帝后人,到了这一代,也只剩下我一个女子在强撑,如今吕大人既然找上门来,看来这次本宫是在劫难逃了。”
面对如此石破惊天的消息,吕小伟本着怀疑一切的态度,还是问了一句:“你说你是建文帝最后的血脉,可有什么凭证?”
只见裴氏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本书,轻轻的翻动到某处后,开始朗声诵读。
“惠帝二子,俱马后生,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你,你的意思是说,你居然是建文帝太子的后人?那么当年消失的建文帝,到底在哪里?”代王再次震惊,右手颤抖的指着裴氏。
而这些年一直喜好读书的吕小伟,仅仅凭借这只言片语,就能确定,裴氏手中拿着的,正是史书《明史诸王传》。
而通过这一段话,让吕小伟和代王也了解到,眼前这位自称建文帝一脉第十四世孙的朱善娥,居然是当初失踪的太子文奎后人。
面对解开历史最大谜团的机会,吕小伟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开口问询道:“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本官最想知道的是,建文帝当年到底是不是逃出了皇宫?最后又在哪里度过余生的?”
听到吕小伟询问当年的悬案,朱善娥粲然一笑:“哪有什么谜团,我家先祖建文帝,那么自负的一个人,又怎么会逃出皇宫呢?只是他不愿意当阶下囚,遭受侮辱,所以故意点燃大火自焚,以免尸体落在歹人手中。”
“原来如此”吕小伟知道,在祖先的这件事情上,眼前的朱善娥没有必要骗自己,对于那些曾经掌控一个国家的第一人,往往很在乎身后事。
而且,有了金国灭亡之后,皇帝尸体被一分为二的前车之鉴,也就不难理解建文帝的选择了。
同样这样选择的人,还有二战时期的小胡子,不是也要求手下,在他自杀之后焚烧尸体,进而留下了一个个谜团吗?
想到这里,吕小伟不再纠结历史事件,毕竟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开始询问朱善娥,她作为田家门主,这些年围绕玉佩做得那些案子。
也许是朱善娥早已存了死志,这一点从她盛装在身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对于吕小伟的问题,她根本没有任何隐瞒,仿佛讲故事一样,从她出生、记事、童年开始娓娓道来。
通过朱善娥的叙述,吕小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画面,里面原本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小小年纪就在长辈的严厉教育之下,背负着原本不属于她的责任,继而渐渐长大,慢慢成熟之后,指挥那些一心篡位的田家子弟,做下一桩桩巧取豪夺、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的龌龊之事。
而这个小女孩,也渐渐从心怀善良,变成如今的铁石心肠,动辄下达灭人满门的指令,内心却不会泛起一丝丝涟漪。
而随着朱善娥的叙述,从柳生家玉佩之事传出后,遭遇非人折磨,从而丧命,一直到楚安王被人下毒,还有代王世子被绑架灭口,玉佩王位一箭双雕,最后到下令屠杀吕家所有下人,搜寻最后一块玉佩,这些事情全都和吕小伟的猜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