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因为萧氏差点为南梁收复失地,却因太子的干扰,功亏一篑。
寿春一战后,萧氏人气大涨,在朝堂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太子慌乱之中,下了几步臭棋,又是雇佣刺客行刺萧氏失败,又是指使御史弹劾萧氏的心腹,结果被证明是诬陷。
萧氏趁势反击,干掉了几个太子的亲信。
老皇帝萧铉发现,连禁军里都有了萧氏的人,不得不对他严加提防。朝堂上太子与长沙王两派剑拔弩张,大有火并之势。
萧氏得知父皇病重且死,当机立断,以护驾为名,带领禁军发动兵变,控制了宫门。
千钧一发的时刻,太子也不甘坐以待毙,率领忠于自己的一小部分人逃出建康城,传檄内外,指斥萧氏谋逆篡位,不忠不孝。
萧铉病中受此惊吓,吐血而亡。萧氏伪造遗诏,废黜太子,自立为帝。
实力弱小的太子一派退到江北,借着太子妃的关系,以称臣纳贡为代价,向魏国求援。
元明听到梁国内乱的消息,十分兴奋,立刻派慕容韶出兵援助梁太子,并册立他为梁国皇帝。
梁国一时间出现了两个皇帝。
萧氏得知魏国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夺取巴蜀,心中十分生气。
但眼下还是保住皇位要紧。他开出优惠的条件,争取到魏军从江陵撤兵。
这边慕容韶的南征却并不顺利,连萧氏放在建康的一点留守部队都打不过。萧氏喘过气来,大举反击,魏军刚刚占领的梁国江北州郡得而复失。
萧连德失去了最后一点点地盘,被迫跟随慕容韶逃回魏国境内,沦为流亡政权。
梁国内乱仍在继续。
元明突然急忙传召慕容韶等几位主帅进京,暂时中止介入梁国内乱。
慕容韶是败军之将,灰头土脸,颜面全无。
坊间传说皇族的元惟韬会趁皇帝校阅军队之际,发动兵变,废帝自立。
元明坐卧不安,辗转难眠,恐惧到了极点。
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元明本是女儿身的谣言在洛京流传开来。
元惟韬凯旋之日,魏帝元明彻亲率文武大臣出城十里迎接,场面十分隆重。
御宴上,元明请元惟韬坐在御座之侧,不停劝酒,皇叔长,皇叔短的,表现得恭恭敬敬。
元惟韬一面虚意应承,一面却用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扫视下面的文武百官,观察他们的反应。
大臣上书,请皇帝为其加九锡。
元明懂得这是篡位的前奏曲,自然不肯答应。
元惟韬也假惺惺地上表推辞。
没过几天,北疆烽烟再起,元惟韬由此攫取了全国军政大权,在邺城建立霸府,俨然架空了洛阳的大魏朝廷。
面对元惟韬咄咄逼人的态势,元明也不甘心坐以待毙,而是磨刀霍霍,准备反击。
女帝元明想抓住最后的机会,把军权收回手中,保住皇位。
就在此时,邺城的元惟韬大军不待皇帝明诏,突然拔营启程,浩浩荡荡一路南下,号称南征萧梁,其实兵锋直指洛京。
元惟韬让谋士起草了一篇檄文,指斥少帝实为女儿身,伪立皇女为太子,滑天下之大稽。皇女僭位之后,为掩人耳目,又与外戚慕容氏合谋,抱养外姓之子,诈称太子,冒窜皇统,秽乱后宫,危及大魏社稷。
本王忝为宗亲,遂兴义兵,讨伐群凶,废黜伪帝,另立明主。
洛阳城门缓缓打开。
元惟韬以胜利者的姿态,率领十万大军,威风八面地骑马入城,此刻的元惟韬,死死扼住元明的喉咙。
举起宝剑,飞快地斩下了女帝的头颅,之后威逼史官记录女帝在魏梁大战以后草草病逝!
绿林赤眉的火花,烈火燎原万家新末起义
投笔从戎还有燕然的佳话班超窦骁
斩蛇化蛇的模样,王朝终成枯画黄巾起义
英雄过往终究是大浪淘沙,谁横槊赋诗一场,何期成隆中对的遥望,看江南多才士虎踞于长江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