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
何雨柱决定了。
家训上除了“不能跟姓范的说话以外”,还得加一条。
而且,还得排在第一位的。
那就是“永远不能断更和烂尾,更不能下刀。否则,身上长红毛!!!”
一晃,小辰东满月都过了,都已经百天了。
一大家子又一次的聚在了一起。
酒桌上,大家说着说着,就开始说起了小辰光和小辰东的未来。
还别说,上了年岁的人,总喜欢在酒桌上喝点酒之后,对着小辈“挥斥方遒”。
可是何雨柱不一样了。
他属于是人家清醒了。
也不能说他是人家清醒了吧。
因为他知道。
80后,还有90后,算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
上和下所经历的发展速度不同。
造成了80后和90后,在上和下看来,是那么格格不入的一代人。
不过。
80后和90后,也算是挺痛苦的一代。
要不,网上,也不能一致认同,“只有音乐和电影没有辜负80和90了。”
不过呢,酒桌上喝完酒的人,话题的转变,也是相当的快了。
“对了,我听我同事说的,鹏程那边最近新开了一家保险公司,在卖一份挺不错的保险。”
可能,在酒桌上坐着的这些,不能算是消息最灵通的一群人。
但绝对是正着数能排的上号的一群人了。
这不,又从一个一岁多一点,一个刚白天的孩子的未来,唠到了一个新兴的行业上了。
说实话,保险这个行业,还真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别看有一堆人叫嚣着,说是我们的保险行业是在1805年,由英牛传进来的。
可实际上,这玩意我们自古就有。
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就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
镖局,都知道吧?
那么,走镖,就可以看成是买“保险”。
说多了,说回保险哈。
实际上,我们在49年之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
对,你没看错,保险公司有的就是这么早。
要不,你以为工伤、工亡这种的赔偿金是哪出的?
虽然,实际上,这些钱,有一部分都是从工资里每个月扣出来交给工会,最后由工会出面补偿的。
但是,那也叫保险。
只不过,那时候都习惯了有事找“公家”。
所以,“保险”,或者“保险公司”,这样的词,显得很陌生。
而现在,不同了。
改开了。
保险公司也不再是“公家”的了。
(弱弱的说一句哈,平那个啥,最开始开业的时候,也是公家的。不过,它是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所以显的有点特别而已。)
如果说,老一辈眼里,保险,就是个骗钱的东西。
那,在何雨柱眼里。
如果,是早期的保险,就像现在的保险,可以闭着眼睛买,绝对不带踩雷的。
到了中期,或者后期,就不行了。
得找“业内人士”或者“从业者”帮忙,在“翔里挑金”了。
“对,我也听说了。而且,我同事还买了一份呢,还别说,听我同事说完,我也心动了,想给小辰光买一份呢。”
就在何雨柱还在“回想”的时候。
一边正跟郭瑶说着育儿经的楚陶陶的来了兴趣,开口跟郭瑶说了起来。
这话,被何雨柱听见了。
“老大媳妇,你同事买的是什么保险?”
“我听我同事说,他给他家孩子买的,好像叫人生险。说是一份终生制的保险,100块钱一份。等孩子考上大学了,给1000。结婚了,再给1000。而且,结婚50年,还给钱。甚至,到了孩子60岁之后,每个月还能领100块钱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
何雨柱越听,越觉得熟悉。
想了好半天。
得,何雨柱又想起来了。
上辈子,何雨柱身上,就有这份保险。
听他父亲说,这份保险,是何雨柱小的时候,何雨柱他父亲的战友上门推销的时候,何雨柱父亲抹不开面子,才给何雨柱买的。
说实话哈,如果不是上辈子的何雨柱的人生半截腰有点坎坷了。
其实,这份保险挺不错的。
就像何雨柱上辈子的一个同学。
他身上也有这份保险。
虽然,他没考上大学。
但是,上了一个大专。
就算这样,保险依然给了他800块。
后来,结婚了,还是照样给钱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不管是上辈子何雨柱小的时候,90年代初。
还是现在,88年。
100块一份的保险,又有几个家庭能舍得去买呢?
对吧?
可何雨柱舍得。
何雨柱决定了。
他要给小辰光和小辰东一人都买上一份。
不是冲着以后的那些钱。
就光冲着别人家有的,那他何雨柱的孙子也得有。
当然了。
这里,也有何雨柱很大恶趣味存在。
他也要让他的孙子体验一下从小身上就有保险的滋味。
可当何雨柱刚想开口,支持楚陶陶给小辰光买一份,顺便在让郭瑶给小辰东买一份的时候。
郭瑶先开口了。
“嫂子,你说这玩意靠谱么?就100块钱,就能领那么些?不能是骗子吧?要我说,现在这个时候,骗子越来越多了,嫂子,你可要仔细的分辨一下啊。”
郭瑶的脸上,已经把“我不信”写在脸上了。
被郭瑶说的,楚陶陶的也有点犹豫了。
“说的对,回去了之后,我真得好好打听打听。”
不,你得信。
这话,何雨柱就差喊出来了。
不过,何雨柱也没说什么。
可能,这个时候保险,还不是那么让人容易接受的东西。
大不了等过几天,何雨柱去买就完了呗。
反正就200块钱而已,何雨柱又不是掏不起。
省着两个儿媳妇在“劝”他这个公爹。
显然,跟何雨柱一样的想法的人不少。
等何雨柱拿着保险单去老大家的时候,楚陶陶手里小辰光的“人生险”已经有了6份了。
石晓娜,孙师傅他们老哥仨,何大清,再加上何雨柱自己,全都私下的找人去买了。
自然,老二家的小辰东身上,同样是也有着6份保险。
得。
难怪何雨柱托人找到卖保险的人时候,在听说给“何辰光”和“何辰东”买的时候,那位保险专员的眼神,是那么怪异。
这下,全明白喽。
(说一下哈,这里,买保险还要托人,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关于这点,如果是大城市的,而且有过那个时代买保险的书友反驳我,我就不辩解了哈。我就是在说我这个当时,从超一线沦落到二线不满、三线以上,现在四线将巴巴,都快五线的城市那个时期的事情而已。)
(再注,上面说的那份保险,我是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