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鼎内的民心仍在逐步衰退。
这就是夏皇的目的,想要王清流服软的目的。
起初他以为凭借他的谋划,可以弥补失去王清流带来的损失,但是现实却给其狠狠上了一课。
其实这是早已注定的,早在姬沭放弃三十万百姓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早在夏皇放弃雷凌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早在他们牺牲三万凶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这是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的。
按照夏皇的估计,凭借九龙鼎的民心之力最多十年他就能完全修补道心伤势。
三十年他就能重新踏入圣阶,但是现在按照民心的流失速度,能坚持几年都是问题。
或许只有人皇印才能彻底解决他现在面临的困境。
而王清流现在的情况却前所未有的好,不仅剔除天地意志有了眉目,而且他的心境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境。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自从战乱平息以来,夏皇的多项举措都在有意提升民心,比如放归老兵;赏罚功过;制造舆论等等。
但是产生的民心甚至不如王清流的一首情诗。
这让一向沉稳的夏皇都心绪难平。
何时?
大夏国力全由他一人担之?
夏皇偏偏不信这个邪,京师各家报纸整日都在鼓吹大夏的未来,国力的强盛,但是民众早已疲乏。
被皇室接管以后的《儒林日报》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创办目的,现在的所谓报纸更像是专权者愚弄百姓的工具。
所以现在已经无人问津。
王氏肉夹馍的老店早已经被查封,仅仅月余时间却显得无比萧条。
道口巷小小的巷子各家门口不时探出一个脑袋,想要好言相劝。
一条婀娜身影在店铺门口驻足长观,只留下一声叹息,方才转身而去。
宋泞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像一夕之间那个人的踪迹就被抹平一般,就连伯宁公主都不见人影。
一切都好像被擦得干干净净。
青鱼学社被封。
侯府被封。
山庄被封。
就连店铺都已经破败不堪。
如果不是东门口那首情诗,她都要怀疑一切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可是,你在哪里啊?
时间不会给人答案,只会使人思念,思念又何尝不是答案。
洛邑城依然热闹,甚至比以往都要热闹几分,但是这份热闹不是谁都能欣赏的。
或许原来的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