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战争的影响极其恶劣,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是却是挑起了大夏所有百姓的神经,他们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不怕死的,这不禁让他们警钟长鸣。
所有边军值守等级直接升到最高,甚至有人传言姬圣已经隐没(没得了)。
洛邑接到消息已经是事件发生的第三天。
王清流看着军情牒报,心中也是着急,大幕拉开,接下来就是大家粉墨登场了。
时间进入九月
晚秋时节
这萧索的意境更是增添了几分凝重的氛围感,王清流已经无暇和伯宁公主互通书信了,最近四边的牒报累牍而来,王清流也沉浸在对于四边局势的分析之中,至于儿女情长,来日方可。
北境的战斗刚刚平息,率先出手的不是楚国,也不是景国,而是齐国,齐鲁燕赵大地,齐国最强盛,即便放眼人族也是仅弱于楚国的存在,贸然和大夏开战收益点在哪里?王清流看不出来。
至于齐地进攻也只是以试探为主,大多集中在最外围的小城,进攻火力并不太认真,雷声大雨点小,就好像侦察火力一样,零零散散的打了一天便撤退了。
齐地的进攻既没有章法,也没有主次,更没有明显的目的,就好像过家家一样,但是他们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如今的齐皇聪明才智不弱于夏皇,要不然齐国也不能短短几十年就迈入强国行列。
最应该出现动作的楚国却是迟迟未动,这种主动权掌握在他国手里的感觉很不好。
直到几日之后才有消息传来,楚国国内发生爆发了小规模的反叛,两头不能兼顾,这有可能是楚国静观其变的原因。
楚国南方都是以部落联合的形式组成,其中混杂了许多景国人,所以反叛时常发生,倒也不足为奇,只是时间点未免太过巧合。
楚国国君名叫熊胜,是有熊氏一族的长子,不过熊胜是公认的昏君,但不是暴君,其人一没有雄才伟略,二没有体恤民情,三没有仁政爱民;他的主旨就是吃喝玩乐,熊胜也是所有在位君主中境界最低,寿数最短的君王。
这也导致楚国的政权有一半落在圣人陆休的亲族手中,陆休成圣之前是没有亲族的,陆氏一族多是其他国家前来投靠的陆姓子弟,还有则是陆休的血裔。
作为有熊氏的别养子,陆休并没有抛弃有熊氏,而是帮其立国,甚至让其成为人族最富裕的国家和最强盛的国家。
其中虽然有一半是有熊氏的资源,当然也有陆休的努力,处于半奴隶社会的楚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销金窟,只要你想,任何服务都能满足,这也导致熊胜的骄奢淫逸。
而陆休也是圣人中唯一一位直接出手干预国政的圣人,其他圣人即便是孔无都保持着最基本的脸面。
这或许也是陆休愿意看到的,毕竟有熊氏越堕落,陆家就越可能成功上位,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陆休是不会直接出手抢夺的,只是一步步让其失去民心,这样慢慢过渡。
当然这只是王清流表面看到的,或许真实情况并不是王清流想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