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即,一道熟悉的身影步入偏殿,正是亲送年世兰回翊坤宫的苗嘉卉。
她步履轻盈,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夜深了,怎还未歇息?外面也不让人守着?”苗嘉卉的声音温和平静。
弘暦连忙起身行礼:“如今宫内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儿臣想一个人静静。”
将苗嘉卉让到主位上,他直接问出心中所疑之事:“皇额娘,儿臣正在想你不改国号,年号的原因,是不是为了钓鱼?”
苗嘉卉微微一笑:“治国之道,除了明面上的治理,更需暗中的布局与策略,这不是你早就知道的道理吗?”
“我不改国号年号,确实是为了‘钓鱼’。朝堂之上,暗流涌动,那些心存侥幸之人,正如同水下的鱼,窥伺着皇权的缝隙。我若此刻改换国号年号,虽能彰显新皇权威,却让他们有了戒备之心,掩藏的更深,以后更加难以对付。”
“而我选择保持现状,便是为了让他们继续心存幻想,认为局势尚未稳固,还有机可乘。这样一来,他们便会放松警惕,甚至主动浮出水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举击溃他们的机会。”苗嘉卉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弘暦听得入神:“皇额娘要等到暗潮完全涌现出来,再一一打退击散?”
“正是如此。”苗嘉卉点头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为变法图强创造一个安稳的政治环境。弘暦,对皇额娘来说,治理才能和洞察人心的智慧只是从政必备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始终不能忘记天下为公的理想。”
弘暦闻言,望着苗嘉卉,眼中满是敬佩:“儿臣受教了。”
苗嘉卉满意地点头,她知道弘暦不在皇位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夜更深了,但弘暦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苗嘉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他急切地想知道一切实现后,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国家。
接下来,京城连下两场大雨,仿佛洗涤掉了之前政变的阴霾。
因为京郊建设了一些工厂,苗嘉卉让松霞和九门提督配合,横扫了京城各大胡同,抓了许多游手好闲的懒汉做工人,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必须严格执行。
刚开始还有人觉得是抓壮丁,慢慢地大家觉得街道干净了,地痞流氓和乞丐都不见了踪影,即便是晚上,有女兵不停巡逻,十分安全,大家可以放心走在街上,不必担心拍花子和仙人跳。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女皇陛下不愧是才女,也是有一套。”
国子监和顺天书院的学子们,有人高呼:“陛下登基,大清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我们不能落在女人身后,定要参与进去,效忠陛下,打造太平盛世。”
而待遇提升的中底层官员也开始松口了。
这下,暗中等待的人坐不住了,苗嘉卉明明颁布了那么多的改革内容,为什么还没有出现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