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只也和寨中混熟了,每日只到饭点才来找长卿,多数时候带着野味回来,自从跟着长卿吃起熟食,便很少在外面茹毛饮血了。
长卿本就是下山游历,这教书育人也算是游历的一种过程吧,自己心里这么想着。
郑姜送走荀彧后,也确实很少下山打劫,官府也没有再来围剿。只是这几百张口等着吃饭,整日也是发愁不已。
终究只是十八岁的小姑娘,放在现在应该还在读书吧,可郑姜却得为这几百张口的粮食发愁。
这日,郑姜正在河边发呆,思索怎么弄到粮食。
长卿也在河边散步,远远望见郑姜,不着戎装,不施粉黛,优然而坐,长发自飘,那画面也让长卿想入非非了。
慢慢走近,那郑姜豆蔻年华,长期习武,一身英姿,又兼得温柔娇媚,仪态万方,只是眉头紧锁,却有一种别样的美。
一时间竟看的痴了。
郑姜见长卿走来,收起小女儿姿态:“先生也来游河?”
“今日天气不错,孩子们都在午睡,出来转转。”长卿回神:“见寨主在此,面露忧色,可是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说不定在下有什么办法呢?”
“自答应荀先生后,寨内粮食已经告急。”郑姜也未隐瞒。山中野物,野菜确实不少,但不是长久之计。
长卿闻言笑道:“寨主以后有事可与我商量,虽然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我不在行,但是一些小主意还是有的。”
“哦?请先生教我。”郑姜也不扭捏,抬首说道。
“听闻那黑山贼到处游窜,寨主可让从钱他们扮成黑山贼去往稍远点的地方打劫,这样既不会违背诺言,又能嫁祸黑山贼,也能解燃眉之急。”长卿出的也就是些馊主意,但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山贼嘛,不打劫怎么养活这几百口人,对外别露了名号就行,反正黑山贼的名声也不好,“这是近策,只能解的一时之急,长久之计还得自给自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姜来了兴趣,虽是大家之后,但是也打劫了多少年了,突然金盆洗手还是不习惯,便问长卿长久之计怎么办。 镇国神帅
长卿继续说道:“下山去会被官府剥削,做惯土匪也难习惯,长久之计,便是利用这山这水,选些平坦之地开荒,山中沟壑种植草药,蓄拒马河之水成塘养鱼。前期靠冒名打劫渡过些时日,后期收得粮食补充,草药寻贸易之处换些钱财买粮,养鱼即可食用也可贩卖。虽然办法拙劣,但养活这几百人口,应该问题不大。”
郑姜也是恍然大悟:“是啊,之前总想着去外面弄粮食,也可以自己种啊,多谢先生教我。”
郑姜觉得长卿的办法虽然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好办法,但是养活这些人应该不是问题。
第二日,便见从钱带着一队人马离山而去了。
寨中专门空出一间屋舍,让长卿教导学生,郑姜,陆政没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