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讲诗词,我们聊聊大奉的风土人情。”
“我们大奉王朝占据江南,但除了钱塘郡,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
“建康?或是近邻的金陵?还是南边的荒芜狼烟,或是塞外的黄沙万里,草木茂盛,牛羊满地,那些异族的青少年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骑马挥鞭,唱着高亢的歌曲,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
刘博的话语立刻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这真是别具一格的课堂啊。
刘博瞥了一眼众人,不错,正如他所料。
......
一堂课下来,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刘博讲得口若悬河。
崔玉玲和宫洛雁则目放光彩地看着刘博,这堂课生动无比。
学堂外,崔富翁静立无言,张博在他身旁低语:“老爷,这刘博讲的简直是离奇古怪,我看他纯粹在胡扯八道。”
“你懂什么!?”
崔富翁叹了口气:“刘博这个人,不是一般人。”
“您认为他讲的是真的吗?”
崔富翁轻轻颔首:“虽然有些事情我不清楚,但有些事我还是明白的。”
“我们崔家的买卖遍布全国,甚至与其他王国也有交易,南至大洋,北至荒漠,各地的消息都会汇集到我这里。”
“那些情报与刘博所说的相差无几。”
“能请到刘博这样的智者,真是我们崔家的福分啊。”
“待会儿请直接带刘博到我的书房吧。”
张博进来,恭敬地通报:“先生,家主在书房等您。”
刘博跟着张博进入崔富翁的书房:“先生请自便。”
刘博步入室内,崔富翁深深叹息:“先生的课,我在外面听了一耳朵,真没想到先生的学问深不可测。”
刘博微微一笑:“只有深入生活,才能领略世间百态,我不过是爱好读书罢了。”
“读书?!”
崔富翁笑道:“不知先生都喜欢读些什么书呢?”
“生活的书。”
见刘博淡然的样子,崔富翁嘴角抽动,好吧,这一波装得挺成功的。
刘博仔细打量崔富翁的书房,目光落在书架上时,不禁一怔,急忙上前。
“家主,这些都是……?”
崔富翁笑答:“若先生喜欢,尽管拿去。”
刘博心中惊讶,这些东西在大奉已经流行了吗?
“家主,这些物品在大奉境内也有售卖的吗?”
崔富翁看着刘博指的,摇头道:“没有,这些都是崔家生意鼎盛时期出海贸易,与过往船只交换得来的,当时只是觉得新奇,就买下了。”
刘博内心震撼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挂钟、怀表、生锈的手枪,还有看似干瘪的玉米粒,甚至还有一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晶体,大小如鸡蛋一般。
“家主,这些东西还能再弄到吗?”
崔富翁一愣:“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