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满清谈判(2 / 2)

"那罗刹人呢?"多尔衮问出了关键问题,"如果他们执意东进?"

李修然的眼神变得锐利:"首先,我们要在战略要地修建城堡,建立哨所系统。其次,组建联合巡逻队,由各部族精锐组成。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李修然的声音变得格外严肃,"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根据可靠情报,罗刹人已经在谋划占领黑龙江流域。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西伯利亚,更是东北的富饶土地。"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密信:"这是我们的密探从莫斯科带回的消息。罗刹人正在制定一个名为'东进计划'的战略,准备在未来十年内占领整个外兴安岭以东地区。"

多尔衮的脸色变得凝重。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

"如果让他们得逞,"李修然继续说,"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会利用这些据点,源源不断地向南渗透。到那时,不管是清廷还是南明,都将面临巨大威胁。"

"你说得对,"顺治帝突然开口,"朕在汤若望的书中读到过欧洲的历史。那些被蛮族入侵的国家,最终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李修然点头:"不仅如此,罗刹人还会利用宗教和文化差异挑拨离间,分化各个部族。他们已经在乌拉尔山区这样做了。一旦得手,这片土地将永远失去和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我们凭什么能阻止他们?"索尼问道。

"因为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选择,"李修然铿锵有力地说,"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在这里建立一个繁荣的贸易网络,发展先进的农牧业,保护各民族的文化,谁还会选择臣服于罗刹人?"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比如这里,雅克萨城。罗刹人计划把它作为向东扩张的跳板。但如果我们先一步在这里建立贸易中心,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有效阻止他们的扩张。"

"这需要大量投入,"多尔衮说。

"但回报更大,"李修然解释,"我们可以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从额尔古纳到黑龙江,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同时,通过发展贸易和产业,这些投入很快就能收回。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各部族的真心归附。"

"我还要补充一点,"李修然从案几上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南明朱聿键亲笔签署的合作意向书。他承诺提供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持。"

董鄂妃接过文书,仔细阅读后神色一变:"这上面提到的火器改良技术......"

"没错,"李修然点头,"南明在火器制造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技术不仅能用于防御,更能用于开发矿产、改良农具。如果我们三方合作,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多尔衮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朱聿键为什么愿意分享这些技术?"

"因为他看到了更大的利益,"李修然解释,"想想看,一个繁荣稳定的北方,对南明来说意味着什么?安全的边境,畅通的贸易,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这远比继续战争更有价值。"

顺治帝突然笑了:"有趣。朕从未想过,和平竟能带来比战争更大的利益。"

"陛下圣明,"汤若望适时开口,"欧洲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在于conquering(征服),而在于developing(发展)。"

李修然接着说:"我们还可以建立联合商队。由各部族派出精锐组成护卫队,保护商路安全。这样不仅能促进贸易,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说说具体的时间表,"多尔衮示意李修然继续。

"第一年,在关键节点建立五个贸易中心,同时开始兴建学堂。第二年,完成主要防御工事,建立联合巡逻制度。第三年,开始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帮助各部族发展特色产业......"

就在李修然详细阐述计划时,一个令人意外的访客到来。是一位部族首领,身着传统服饰,神态威严。

"努尔布寨桑,"索尼显然认识这位来客,"您怎么来了?"

努尔布寨桑是布里亚特部最有威望的首领之一。他向在座各位行礼后,目光落在李修然身上。

"我听说过你,"他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你在额尔古纳帮助过我们的牧民,还教他们新的放牧方法。"

李修然恭敬地回礼:"寨桑大人过奖了。我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

"不,"努尔布寨桑摇头,"你做的远不止这些。我们的探子已经发现罗刹人在暗中收买部分部落。他们承诺给予武器和金钱,但我们都知道,那些答应的部落最终会是什么下场。"

多尔衮的神色变得更加凝重。如果部族内部开始分化,情况将变得更加棘手。

"正因为如此,"努尔布寨桑继续说,"我代表十三个部落来此。我们愿意加入这个联盟,共同建设这片土地。"

"十三个部落?"索尼惊讶地问,"包括一向难以统一的......"

"是的,"努尔布寨桑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包括雅库特、鄂温克、布里亚特的主要部落。我们已经商议过了,愿意派出最优秀的年轻人去学习新知识,也愿意共同维护商路安全。"

李修然心中一阵欣慰。这正是他期待的结果——让各族人民真正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寨桑说得对,"顺治帝站起身,"与其让外人来分化我们,不如我们团结一心,共创繁荣。"

多尔衮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他终于明白了李修然的用意——这不仅是一个防御计划,更是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战略布局。

"既然如此,"多尔衮站起身,"让我们把这个协议正式确定下来。"

李修然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文本:"这份《塞北联盟条约》分为五个部分:领土划分、经济合作、文化教育、军事防御和互助机制。每个部分都详细列明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顺治帝仔细阅读着条约内容,不时点头。特别是看到关于保护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条款时,年轻的皇帝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里提到的'联合议事会',"董鄂妃指着其中一条,"是要让各部族都有发言权?"

"正是,"李修然解释,"每个加入联盟的部族都可以派代表参加定期会议,共同商议重大事项。这样可以确保决策的公平性,也能增强各族的归属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尔布寨桑深以为然:"这比罗刹人强迫我们臣服要好得多。他们只懂得用鞭子,而你们给我们看到了希望。"

就在这时,又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是郑成功派来的使者,带来了一份海上贸易的补充协议。

"我家国姓爷说,"使者恭敬地说,"愿意开放从台湾到黑龙江的海运航线,为联盟提供便利的运输通道。"

多尔衮接过协议,看到上面详细列明了航线安排、船只调配、人员培训等内容。这无疑给整个计划增添了极大的可行性。

"好!"顺治帝拍案而起,"就这么定了。从今日起,让我们共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在场所有人都站起来。这一刻,他们都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这不仅仅是一份协议的签订,更是一个新秩序的开始。

李修然望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在另一个时空里,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太多悲剧。但现在,他们有机会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签字仪式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进行。当最后一个印章盖上时,晨光恰好透过窗棂洒满大厅,仿佛上天也在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还有一件事,"李修然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匣,"这是我们为联盟特制的礼物。"

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套精美的测绘仪器和几本厚重的技术手册。

"这些是最新改良的经纬仪和六分仪,"李修然解释道,"还有《农耕改良术》、《矿藏开采法》等书籍。这些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发这片土地。"

努尔布寨桑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些器具,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这就是你说的'新知识'?"

"是的,但这仅仅是开始,"李修然说,"接下来,我们会在各个贸易中心建立工坊和学堂。马库斯医生已经组织了医疗队,准备为各部落培训医术。艾儒略神父则会帮助翻译和编撰教材。"

多尔衮认真地听着,突然问道:"你为什么如此热心于此事?"

李修然望向窗外辽阔的天际:"因为我看到了这片土地的潜力。它不应该成为争端的战场,而应该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现在是开创新道路的时候了。"

"说得好,"顺治帝轻声说,"朕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大清的未来,更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福祉。"

董鄂妃温和地笑道:"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也许这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在场的每个人都若有所思。这份协议不仅化解了一场可能的战争,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相处之道。它证明了,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诚意,任何矛盾都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离开谈判厅时,李修然回头望了一眼。阳光下的大厅显得格外庄严。他知道,从今天起,历史将开始改写。那些曾经的悲剧不会重演,新的希望正在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