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二次禅让(2 / 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王爷,我等确实知道!是我等疏于防范,差点害了几位王妃的性命,还请王爷责罚。”

“本王现在没心情责罚你们,如今的局势对我们不利,你们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前方传来捷报,吴郡的叛乱已被成功镇压!然而,我们仍需警惕,因为青徐联军见势不妙,已经撤退了。

他们或许正在寻找下一个可乘之机,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目前,关于我军的具体损失情况尚不清楚,但有消息称鄂焕将军受伤严重。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鄂焕将军一直以来都是我军的中坚力量,他的伤势让我们倍感担忧。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接胜利的曙光。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鄂焕将军的伤情,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他治疗和支持。

步骘眉头紧皱,拱手道:“主公,我认为应当先镇压冀州世家,以免后患无穷。”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似乎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

主公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徐庶站出来说:“主公,我有一计。只需派遣一员大将,率领五千精锐,再加上锦衣卫的协助,足以对付冀州世家。”他的声音充满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我和步骘也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个计策可行。

主公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此计行事。另外,我们要继续招募士兵,让各郡征募新兵并加以训练。

同时,让预备兵坚守城池,以确保各郡的安全。此外,还要秘密派遣各精锐部队前往汝南郡,并派人向王爷的几位兄长传递消息,请求他们从豫州出兵攻打曹操的后方。

最后,我们可以从汝南和吴郡同时出兵,一路增援北海孔融,另一路则与青徐联军展开正面交锋。不过,这一路需要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才能胜任。”

我和步骘同样纷纷点头称是,都觉得徐庶的计划十分周详。随后,我们开始讨论具体的细节,如何安排军队、如何协调各方力量等等。

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大家共同商讨着未来的战略部署,期待着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

好了,事情已经商量完毕!此时天色渐晚,夜幕降临。咱们一同享用晚餐吧!

来人啊,传本王之令,命御膳房将精心准备的晚膳送至本王的寝宫。今晚,本王要与二位大人开怀畅饮,共赏美酒佳肴。

其实,本王早已吩咐御膳房备好丰盛的晚宴,此刻只需等待片刻即可。

果然,没过多久,美味佳肴便陆续呈上,摆满了餐桌。我们三人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畅谈天下大事,不知时光流转几何,只觉酒意上头,已有几分醉意。

待宴会结束,已至深夜。本王吩咐下人安排马车,护送步骘和徐庶返回府邸。他们二人推辞不过,只得接受我的好意。

翠儿这丫头可能是忙忘记了,居然都没来叫我起床,也没有前来问问我是否需要伺候,可能是留在苏太妃的寝宫了。

借着几分酒意,我连洗漱都懒得去做,一头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房间里,唤醒了沉睡中的我。简单地收拾一番后,我便匆匆赶往议政殿,准备参加早朝。

进入议政殿时,文武百官们已经陆续到达,但我并没有立刻现身,而是选择躲在屏风之后,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此时的我,心中充满期待,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这些大臣们对我的态度和反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最后一名官员踏入议政殿时,我终于从屏风后走出来,出现在众人面前。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我身上,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看着满朝文武恭敬而又紧张的表情,我心中暗自得意:看来我这个摄政王还是有点威严的嘛!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下官有话要说,陈群出列道:“如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然而我们大汉却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各郡的粮食收成颇为可观,各地的商业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尽管偶尔会有山贼盗匪劫掠百姓和过往客商,但摄政王已经迅速派遣军队将他们剿灭殆尽。”

此外,还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世家子弟妄图趁机窃取大汉的江山和钱财,这些人也都被摄政王果断除掉了。

如今,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一些重要的诸侯如西凉的马腾、韩遂,幽州的公孙瓒、辽东的公孙度,以及汉中的张鲁,南阳的袁术,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交州的士壹等,纷纷向朝廷上表,表示愿意臣服于天子脚下。

尽管曹操和陶谦等也曾向朝廷上表,表示臣服,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表面一套,背地里却阳奉阴违。面对这种情况,摄政王正积极调集兵马,准备对这两个心怀不轨之人发起讨伐。

目前,京城周围已经集结了大量军队,其中包括精锐的骑兵部队。此外,还在不断招募新兵,并加强训练。同时,摄政王也在积极筹备粮草物资,确保战争期间能够供应充足。

小主,

以上便是我所了解到的最新消息,还请陛下明察。

此次大汉能成功收服六州之地,全赖摄政王之力。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勇气,迫使各路诸侯不得不臣服于陛下。

当今摄政王英明神武,拯救大汉于水深火热之中,扶起了摇摇欲坠的江山社稷。

他关心百姓疾苦,深得民众拥戴。下官虽职位卑微,但亲眼目睹,心中铭记。

因此,下官斗胆请求陛下再次退位,以尧、舜为榜样,将皇位禅让给摄政王。

这是民心所向,众人所望,亦是百官的期待。

陛下啊!老臣王允也认为陈群所言甚是。老臣也恳请陛下退位让贤,老臣知道陛下心有不甘,即使老臣于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大汉二十四位先帝,也要跪地恳求陛下退位。

我等附议!百官齐声说道。

既然诸位大臣皆无异议,那么朕在此宣布,朕年幼无知,无功无劳,愧对诸位以及百姓的期盼,朕决定将皇位传给摄政王。

陛下不可!臣承蒙先帝嘱托,辅佐陛下,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臣虽略有功绩,但不过是微小的光芒而已。臣实在不配登上皇位。

臣深感惶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臣必定尽心尽力辅佐陛下,绝不辜负先皇的托付。

摄政王莫要推辞!我等皆愿意奉摄政王为皇帝,还请摄政王即刻就位,荣登九五之尊。

诸位请听我一言,如今大汉还未真正恢复如初,现在仍然是内忧外患,我还得继续为陛下征讨各处不臣之人。

今日就不要再提此事。此事容后再议!陛下你觉得臣的提议是否满意?

摄政王文韬武略,自然不会有任何差池,诸位就按摄政王的意思去办!

今日诸位还有何事要启奏的,如果没有那就退朝。

启禀陛下!还有这次平叛的所有将士皆需要奖赏,还请陛下奖励诸位将士和功臣步骘说道。

此事义皇叔你觉得该如何赏赐诸位将士?

陛下!诸位将士自然自然是要奖赏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步骘你先退回去。待时机成熟后,我会给所有将士一个交代的,你尽管放心,本王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将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