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阵了!这是我领兵西进以来败的第四阵!徐晃、王凌、张合、还有你郭淮,一个个的,都在干什么?再这么败下去,陛下就算不斩我的头,本督自己都没脸再活下去!”
曹休的吼声在营帐中回荡,震耳欲聋。
郭淮低着头,满脸羞愧,大气不敢出,败了就是败了,没什么好解释的,越解释只会让大司马愈发恼怒。
此时,陈泰上前一步打圆场,神色镇定地说道:“大都督,我军虽连败四阵,可兵力并未伤筋动骨,局势尚有可为……”
不待曹休出言,陈泰又接着说道:
“只是经此几战,我军实在不该再小觑蜀国的武将,依末将分析,那李元芳、薛礼、岳飞三人皆是武艺高强、治军严谨的猛将,往后我军务必提高警惕,不可轻视。”
“若有合适时机,当派主力将他们剿杀,依在下愚见,蜀国这几年能够迅速崛起,除了靠偷袭关中侥幸得手之外,与这几员新晋猛将的助力也脱不了干系。”
曹休听后,神色稍缓,不禁感叹道:“玄伯不愧是长文(陈群)之子,分析得一针见血!”
曹休看着陈泰,他心里在琢磨着往后是不是该多用用颖川氏族的将领……颖川人的脑子明显更好用啊。
本督也不太想重用颖川氏族之人,奈何你们这些人实在是不争气……
众人议论纷纷,又说到了此次南下领兵前往均县的王平、徐达、姜维三人。
曹休皱着眉头,眼中有些忧虑:
“娘的,也不知这三人里,会不会再冒出两个厉害的角色?蜀国这帮人,真他娘的邪门!”
难道真是汉室气数不绝?老五虎亡尽以后,上天又给汉室派来了新五虎?
曹休不愿意相信会是这样,但先前确实因为不了解敌人而吃尽苦头。
于是,曹休接着出言问道:“诸位,对这三人可有了解?”
徐晃上前一步,不屑说道:“王平原是末将麾下偏将,汉水之战后投降蜀汉,他有多少能耐,末将清楚,应该这样说,此人有两把刷子,奈何却没有多少毛。”
曹休皱眉:“公明此言何意?”
徐晃当然不会说当年汉水之战,他决定效仿韩信背水一战,而王平却出言劝阻:韩信当年背水一战,面对的乃是一些不入流的将领,而我军现在面对的是五虎中的赵云和黄忠啊……将军切不可如此行事。
结果徐晃不听王平劝,一意孤行,导致兵败。
此事徐晃当然不会承认,他只是回复道:“王平跟随末将多年,耳濡目染下,倒也尚可,虽有一些领兵作仗的能力,然而,此人确实是一个不识字的匹夫!”
“此前,他与魏延经子午谷奇袭长安,然经过这两年的查证,奇袭之策乃是魏延主谋,王平只是随从。”
闻言,曹休稍稍安心,一个不识字的匹夫,即便作战经验丰富,又能强到哪去?只需稍微防备一番即可。
那奇袭长安,料想只是那王平跟着蜀国大将魏延混了个军功而已。
接着,曹休又看向众人,问道:“那这个叫徐达又是何许人也?”
参军程武答道:“都督,根据情报,此人原是南郡江陵县的一个千夫长,只因开城献门有功,向蜀主表了忠心,才被封为征东将军、南郡太守,后蜀国皇帝将徐达调往南阳,南郡太守由荆州刺史诸葛瑾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