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海婚恋市场残酷的现实 (上)(1 / 1)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文艺大发展,苏光就订阅了上海出版的好多本杂志,最主要的就是《青年一代》,《萌芽》,《世界之窗》。

《青年一代》是生活综合类,介绍上海青年在当代的时代风貌,涵盖生活工作婚姻中的方方面面,令十几岁的苏光对上海的了解日益加深。那时候就了解到上海住房紧张,年轻人结婚不易,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哥哥嫂子为了独占家里的房子,不顾亲情,活活逼死了亲妹妹。(不是黑上海,现在苏光还保留着这些杂志有据可查)令正义感爆棚的苏光气愤填膺,恨透了那对狗男女。没想到30年后,自己也遇到了不顾亲情,贪图父母的退休金,带走父母,父亲至死苏光都没能见一面的姐姐。悲剧一直在重演。

《萌芽》文艺期刊就更有名了,是有名的文艺类,以小说为主,大多是讲述上海知青的故事和上海婚姻故事。苏光更是了解到上海年轻人的不容易。以后有许多知青子女回到上海借读,也发生许多生活恋爱悲剧。大上海,至今还是不容易立足。

没想到几十年后苏光在上海,也看到接触到过两位真真实实的女知青。

22年10月,苏光夫妇在长泰路等公汽就遇到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眼看她不足一米五的个头,分几次搬来一大桶和几个小兜东西到汽车站,看到苏光夫妇,就絮絮叨叨说给人约好送东西,可是,公共汽车改线了,走了好远才过来,又要借电话打给接站的人,怕人家等急了。苏光看着可怜,心想都说上海人有钱,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不打车?连个手机都没有?就帮打了一个电话,也是个老人接的,接通俩人一通说,老太太谢谢苏光夫妇,说自己是XJ的知青,20多年后才回到上海,抱怨上海的公共汽车线路不好,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不一样,令外人迷糊。苏光夫妻多次坐公共汽车,也赶上过这样的问题,下车回来后在对面找不到站点,改线了在别处了。正好车来了,苏光夫妻上车走了,还在回望那个能干的当年的女知青。

还有一次,今年3月去复兴公园。还是在上南路长泰路倒车,坐986区间车,上车看到邻座单独坐个老妇人,矮个,精瘦。一路独自做着手指操。当汽车即将通过卢浦大桥时,苏光夫妻很高兴,低声交谈,赞美大桥。老太太听到了,搭话说这大桥以前可以上人,如今不让了,还说自己是在东北插队的知青,听到北方话很亲切,让苏光深深感到老太太的孤独感。还说自己独自去上医院回来。得知苏光夫妻去复兴公园,热心指路,苏光只好说谢谢,实际上这是第二次去了,道路很熟悉。感到这女知青老太太就是要想和人说说话。过桥就到站了,苏光夫妻下车,老太太还说:斜对面就是公园。感动得苏光夫妻下车挥手告别。

十几岁的苏光以后又看到许多上海知青的故事,也看到许多的小说: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张贤亮的《肖尔布拉克》,关于上海女知青的。还有上海作家程乃珊写的中篇小说《蓝屋》,关于上海的故事。苏光都是至今记忆犹新。

直到后来有名的作家六六,2005年写的《双面胶》《蜗居》都是有关上海的故事,轰动一时。苏光在几年后还参加过当地报纸举办的《双面胶》小说阅读座谈会。侃侃而谈,大大出了一次风头。至今记得是在当地新开的广场地下一条街,赞助报社的酒吧老板是法国留学归来的,第一次喝到了免费的酒吧饮料。如今那个地下一条街已经荒废好多年了。但是,上海姑娘和东北小伙的爱情悲剧一直在脑海里存留。也许,这就是上海姑娘宁可单身也不外嫁的理由之一吧。

几年前,关注上海的苏光在视频里看到过一对知青夫妇,和30多岁的儿子住在20多平的小房子里,儿子因无房子,一直娶不上媳妇。令人感叹!

也看到了一个60多岁的单身老姑娘,独自住在一个十几平米小屋,还是上下层,上层睡觉,下层做饭,看电视都在上层躺着看。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