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美国不但控制着所有奥斯曼前往美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还拥有着比奥斯曼更强盛的海军。
奥斯曼是无法单独对抗美国的,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现在工业产能各国在世界的占比,分别是美国百分之35,德国百分之30,奥斯曼百分之16,日本百分之12,其他国家百分之7。
而人口方面是日本控制区第一,美国控制区第二,德国控制区第三,奥斯曼控制区第四。
但是现在奥斯曼明显是在对德国进行核讹诈,要求获得同德国相同的地位,以及相互顾忌的实力。
就是在告诉德国,我知道你很厉害,你经过发展,是可以超越我,甚至有足够的实力覆灭我。
但是现在你没有,如果不能让我也拥有与你对等的实力,那么我将现在就毁灭你,哪怕我会被美国所分裂,毁灭。
“告诉奥斯曼,他们的条件我们可以答应。”阿道夫·希特勒妥协道,他的目标是带领德国实现复兴,而不是带领德国走向覆灭。
“但是相对的……”
“算了。”
阿道夫·希特勒想了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必要了。
双方在巴尔干半岛的边境划分,据双方首都柏林与安卡拉的距离是相等的。
而无论奥斯曼给予的原子弹数据是真是假,阿道夫·希特勒都有自信,只要给予德国时间,凭借德国自己,就可以研制出核武器。
但是当核武器出现之后,有核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将会急剧降低。
而德国和奥斯曼还有共同的敌人,大洋彼岸的美国。
不过远东地区的盟友日本……
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支援的必要了,因为现在德国虽然潜艇技术举世无双。
但是没有足够的水面舰艇,是无法干扰到美国的海军对日本的进攻计划的。
1945年2月1日,《德奥欧亚条约》签订:
一,德军撤离南斯拉夫(是德国控制下的南斯拉夫,北部被划分为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比萨拉比亚,乌克兰,伏尔加河以东地区。
二,乌克兰独立,德国和奥斯曼皆不得驻军,并且乌克兰只允许设立警察,不允许有国防军。
三,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将作为奥斯曼的殖民地而存在,不算作奥斯曼的本土。
四,德国和奥斯曼任何一方不得在边境200公里内,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五,双方互相放弃对对方人员伤亡和基建破坏的赔偿。
六,双方共同遵守航行,及商业活动自由。
七,当第三方进攻德国或奥斯曼时,德国与奥斯曼必须原价向对方出售战略物资。
八,…………
双方方方面面,包括武器科学研究,皆达成了相关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