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什么种,人家能上班领工资,咱就只能卖地里打的粮食,给我们也一家安排一个工作,多了我们也不要。”村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人家招工有要求,小学,初中毕业,或者技术过硬,就是技术过硬也得参加考试拿毕业证,你们字都不认识多少。”江文发觉和村里这些人讲话,特别难沟通。
“我们那会条件不好,都不识字,又不是就我们几个人不识字,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这样。”倚老卖老起来了。
其实,顾立夏打算这些个村子走特色产业的路。
张家村(梨树),江家村(核桃),郑家村(枣树),李家村(杏树),刘家村,王家村(苹果树),杨家村(桃树),马家村(葡萄树),朱家村,许家村, 吕家村, 孔家村,曹家村(柿子树),严家村 , 魏家村, 陶家村(陶艺)、 潘 家村也一样。
“咱村地方大,核桃树现在还是山里自然生长的多,就不能再多种点吗?人家张家村的梨树从270种到500多了,一棵树上100斤梨,人家能收入多少?”江文不懂这些,但是顾立夏偶尔说几句能听见。
“那种下去不一定能活,三年5年的谁能等上,给我安排一个城里工作,一年攒300,5年攒1500,这个我知道。”
“你看,你们不愿意,上家里来抱怨又能怎样,我做不了决定。”江文不想和这群人坐着了。
“你发达了就得管我们,看看你家娃穿的啥,我家娃穿的啥,你看着心上没有一点感觉吗?给你老姑姑拿的那些衣服,都好好的呢就不穿了。日子过的好了,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 。”
江文沉默。
由着这些人胡搅蛮缠一顿,地上,沙发上擤大鼻涕,磕烟灰。
等这些人一走,江秀就出来了。
“二哥,你看着,刚洗干净的沙发套子,这洗洗就洗洗,这烫的洞,成心的吧。”江秀是真心疼,虽然用了快2年了,但是确实是新的布料缝的。
江文苦笑,“谁让咱给人家安排不了城里工作呢?发泄一下怨气。”
“发泄怨气烫个洞?看说的那几句话。”江秀翻个白眼,拆沙发套子。
苏珊也从窗户上看见一群人进来了,他们嗓门大,也听见这些话了。
江家也是服了这群人了,“得寸进尺,不知道想什么呢?正常的让他们做不做,往前多少年是咱不让他们认字吗?知青下乡好几年,也不知道跟着学一下。”
“人家红梅就是跟着知青学的,小学毕业证和初中毕业证都拿上了。开学送高中,培养2年就是一个大学生,只挑别人的毛病,不说自己的问题。”
“而且你看的哇,今天闹一次,明天后天继续,改天还敢放火烧房子,攒了2年的火气了。等嫂子回来看看怎么说吧。”江秀去卫生间洗沙发套。
江文也愁,像那些生产机器的活,他们干不了,就是让他们进厂里干活,卫生方面也过不了关。
更何况,也不能安排那么多人去上班,除非顾立夏不想干了。
而这一群人回去,聚集在了村委会。
“你们看看二小子那个态度,那就不想管咱。”
“就是,高高在上的。”
“可是不如前几年了。”
“是啊,前几年交公粮去了家里炕随便睡,饭随便吃。”
“是啊,前几年孩子也懂事,看看刚刚,连杯水都不舍得给咱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