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飞驰的杨戬却不答话,只是冷笑一声,随后金光一闪,整个人变成了一只金翅大鹏。
好鹏鸟,双目如大日,喙似吴钩,泛着金光的羽翼展开有两丈来长,用一只利爪紧紧抓着张牧之,双翅一震就不见了踪影。
梅山六兄弟一起抬头,望着杨戬和张牧之消失在天空中。
老二张太尉笑道:“几千年了,二爷还是少年心性!咱们兄弟倒是几百年没见二爷这么高兴了!”
老大康太尉点头:“这个道士虽然有些顽皮,不过却对二爷的胃口,难怪二爷认他做兄弟。”
“以后咱们都得叫‘小爷’喽!啸天犬这顿揍是白挨了!”
原来这白毛细腰猎犬真叫哮天犬,这猎犬脸上显出人性化的惆怅表情,嘴巴里哼哼唧唧地抱怨起来。
梅山六兄弟见此情景,又是哈哈大笑一阵,然后才带着一千二百草头神腾云往灌江口而来。
灌江口位于岷江出山口处,紧邻当年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山脚稍平坦处建了一座占地广阔的二郎真君庙,而在山林深处有一片被阵法遮掩了的山谷。
山谷中宫殿森严,气派宏伟,正是二郎真君杨戬的道场所在,在三界中号曰“灵显宫”。
张牧之被金翅大鹏抓着,脸面朝下动弹不得,只好张开法眼朝下观望。
三只眼睛一起闪烁金光,张牧之的目光穿过法阵,正看到山谷中那些飞檐斗角的宫殿群落,连忙大叫:“二哥!到了!到了!”
金翅大鹏将利爪一伸,像丢一个石头一样将张牧之往下方山谷中扔去。
电光火石之间,张牧之身在半空恢复了法力,连忙运转雷遁之术,电光一闪,身形就在空中消失不见。
“轰隆!”正殿前的广场上一道雷光劈落下来,张牧之从雷光中现身,整理了下衣冠抬头四处打量:“二哥这道场建的气派啊!这一处处宫殿比紫禁城也丝毫不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戬这道场并非是神明以香火愿力构建的灵境,而是实打实的在山中开辟而来,但见宫殿巍峨,广场开阔,廊柱华表气派宏伟,处处透出威严气象。
有许多高大的力士和几个身穿赤袍的阴差判官听到动静走上前来,见了张牧之后弯腰行礼:
“这位真人何来?我家真君今日带兵搜山行猎去了,怕是不好招待您那!”
张牧之笑了笑,刚欲开口说话,天空又有一道银光坠落,杨戬大踏步走上前来,朝那仙官吩咐道:
“你先去给嘉陵江、岷江两处水府传旨,着两位水神去见洞庭龙君,让他们今后协助洞庭君抗洪救灾,不可违逆!”
“然后再杀猪宰羊,准备三牲祭品,我要和这个道士结拜为兄弟!日后尔等见他如同见我!”
几个仙官和众力士连忙躬身应命,杨戬将衣袖一甩,不搭理张牧之,抬脚迈上层层石阶,往高处宫殿中走去。
“这么说以后这道场也有我一份儿了?来此方世界几年了,总算有点基业了……”
张牧之忍不住一乐,跟在杨戬身后往宫殿里走去。
接下来几日,山谷中好似过年一样,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喜笑颜开。
梅山六兄弟同众草头神、力士一起宰杀牲畜、置备酒席,庆贺自家真君多了位兄弟。
结拜之后的几天,杨戬除了和张牧之饮宴作乐之外,就是拉着张牧之比武切磋。
张牧之这才算见识到了杨戬所修功法的玄妙,金刚不坏,力大无穷只是等闲。
还能聚散随心,千变万化,法天象地,出入五行,水火不侵,……
总而言之,这位二郎神的一身本事,几乎能满足张牧之对天仙境界“形神俱妙”的一切想象。
张牧之修行至今,自负“出山以来未尝一败”,然而无论是雷法还是肉身变化都在杨戬手中讨不到便宜,唯有阴阳神雷才能使杨戬稍稍忌惮几分。
如此过了七八日,这日午时,张牧之再次被杨戬收拾的服服帖帖之后,杨戬随口赞叹道:
“贤弟融汇上清、正一两家之理所创炼身法门果然厉害,不仅能使肉身坚韧,还能变化种种雷神真形,并使出他们的看家本领来。”
“为兄这几日同贤弟切磋,便等若是同雷部诸神较量,真个痛快!”
张牧之揉揉酸疼的肩膀,活动活动腿脚后随口答应:“小弟我这法门只是取巧之道罢了,当不得二哥称赞。”
“贤弟无需妄自菲薄,你如今修行尚不满十载,就已经将许多修行了几十年的修士甩在后头了!只要你勤加修持,天仙正果可期!”
张牧之点了点头,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二哥!我之前听闻你能以肉身千变万化,便以为你是以人身走神道随灵感应之路。”
“见面之后才发现你修炼的是一门道家玄功,你如今肉身能聚散由心,想必元神也早锤炼至圆满,这岂非等于是天仙正果了?”
杨戬闻言哈哈一笑:“我早知你一只惦记我的变化神通,想不到你能按捺到现在才问出口?”
“我所练这门功法乃家师玉鼎真人所传,名为《九转大还丹诀》,却并非戏曲故事里所谓的八九玄功、九转玄功。”
“上古时天地元气充沛,修行之人又称炼气士,也不细究什么锤炼阳神、洗练肉身,只以法门吞食天地灵气汇入己身。”
“什么时候炼化的天地灵气够多了,将肉身元神一起炼至圆满便可渡劫,借天雷之力将肉身元神磨合在一处,成了就是天仙,失败身死道消。”
“而家师所传《九转大还丹诀》却独辟蹊径,在修炼之初便将三魂七魄、肉身血气炼成一体,合成一道玄妙之气,然后再如炼丹一般将其不断熬炼,丹成九转之后就是天仙。”
张牧之恍然大悟:“刚开始修炼便要把魂魄、肉身炼成一团,那非得肉身、元神远胜一般人强大才行,不然还没入门就将自己炼死了!”
两人一起走进殿中,分主次坐下之后,杨戬点头道:“贤弟一语中的,为兄是人神混血,这才练得此功,若叫其他人来修炼,自然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我这玄功有个好处,那便是只要入门之后,自身就成了一道玄妙之气,能同天仙一般随意变化,出入五行,大小随心,斗法时种种手段远胜寻常修士。”
“而且丹成九转之后便是天仙,省去了引天雷入体磨合肉身和元神的这一关,无形之中炼气士之路上就少去了许多劫数。”
张牧之忍不住赞叹:“殷商时老君尚未临凡,世间并无金丹之道,二哥这法门却隐隐同如今丹道之理有许多相通之处,果然是玄妙非常。”
“而且如今全真教道士所修金丹之道,虽也说性命双修,但最终能成天仙正果的却是万中无一,二哥这法门能直通天仙之路,真是叫人好生羡慕。”
杨戬今日未着铠甲,而是穿了一身淡黄色道袍,头上以一支玉簪束发,望之少了许多锋锐之意,显出几分温文尔雅的风度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事有得便有失,此乃天地至理,我这玄功虽能无灾无劫直至天仙,确需苦熬许多功夫。”
“成就天仙需丹成九转,每一转都需海量的法力,我苦苦修持了几千年,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今也仅得八转有余,距离九转天仙仍缺临门一脚。”
张牧之笑道:“二哥无需忧虑,每一转所需法力越多,那二哥自身也就越发强大。”
“如今二哥一身本事,纵使上界许多有名有姓的神仙也难以匹敌。”
“日后证得天仙之后那也是最上等的那一层,足以傲视古往今来许多天仙了!”
杨戬听了这话不由一乐:“贤弟倒是生了一副好口舌,我刚有些抑郁,听了你这话后又觉得开心起来了!”
“贤弟自家所修法门亦是登天之梯,本无需羡慕我这《九转大还丹诀》。”
“不过我见你十分眼馋我的肉身变化神通,这是我《九转大还丹诀》中的变化之道,贤弟若得闲时可参详一二!”
张牧之闻言一喜,就见杨戬将衣袖一挥,把一本厚厚的册子抛了过来。
“这变化之道有天罡三十六种大神通,地煞七十二种小神通,贤弟练成之后也足以在世间横行了。”
“其中天罡数变化需得有近乎天仙的法力才能施展,纵使我如今也未尽数掌握。”
“地煞数变化却无此掣肘,浅显易懂,包罗万象,贤弟可试习之!”
张牧之伸手一抓,将那册子接在手中,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杨戬坐在诸位上一边喝酒,一边轻声嘀咕:
“当年观音菩萨听闻我整理了这册秘法之后,几次三番前来求取。”
“我抹不开颜面就给了她一本,估计八九玄功、九转玄功之类的名号就是她传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