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圣人之举(1)(2 / 2)

三塑强汉 深山老僧 626 字 14天前

“所以,古人留下的典籍,都是言简意赅。无非就是想少刻几个字,省些力气罢了。

“正因为如此,读书才需要有三大成本。

“成本之一,拜先生。无论是蒙学先生,还是拜师,都需要相应的付出。至少,贫困人家是请不起先生的。

“可不请先生又不行。因为前贤典籍晦涩难懂,如果没有先生指导,仅靠个人去摸索,可能一生都未必能够明白。

“成本之二,纸张。

“学写字倒还好,可以直接制作一个简易沙盘,然后用木棍在沙盘上书写。

“可如果要想把先生讲解的重点记录下来,或者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必须要用纸张了。

“当然,也可以刻竹简。但前面我已经说了,费时费力,大大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所以,要普惠教育,真正实现孔圣的‘有教无类’,就必须把纸张的成本降下来,一直降到普通农户用起来都不心疼的程度,降到纸张除用来书写之外,还可以用来擦嘴、擦手,甚至是擦屁股的程度。”

说到这儿,管亥有些挑战式地看着其他人。

他这么说,是因为这是当年蔡成给他们讲课时的原话。

当时所有的学员,听到“擦屁股”时,顿时哄堂大笑。读书人觉得不雅,莽夫觉得爽快过瘾……

如今,管亥也想看到哄堂大笑之景重现,结果,没人理他,不是在继续吃喝,就是在沉思之中。

管亥闹了个没趣,只好马上继续说了下去。

“成本之三,传播。

“传播知识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启蒙靠先生,传播靠书籍。

“如果书籍都是由竹简构成,不仅镌刻之时费时费力,就连携带都不方便。

“比如我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