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不一样的乌巢(1 / 2)

建安五年,十月。

曹操在官渡阻击河北大军,到如今已有数月光景。

这几个月来,曹操受到的压力一日高过一日。

首先是来自正面袁军攻势带来的压力,袁军有十万之众,骑卒万人,倍于曹操一方的兵力,是故袁军处于进攻的一方,起土山、掘地道、以及使用仿造的霹雳车狂砸猛轰,这一套连招下来,曹军只是勉力支撑着没有被袁军击溃。

其次是来自后方的压力,在袁绍优胜面高涨的当下,颍川、汝南等地多有郡县背叛了曹操,举起叛旗邀附袁绍,就连汝南黄巾贼刘辟都打起了袁绍的旗号,以求在将来的袁氏王朝中获得一官半职。

而最让曹操压力大的,是后勤补给的问题,相持三月有余,他军中粮草处于匮乏的状态,又袁军轻骑往来,截杀曹操一方运粮的队伍,曹操在骑卒数量不如袁军的情况下,只得加强防范,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至于今日,曹军大营开始接近断炊的状态了。

压力如此之大,让曹操生出了退却的心思,他有意退守许都,放弃在官渡据守。

只是自许都荀彧递来的一封信,让曹操放弃了这个念头,但见信上所言,以曹操在官渡扼守要冲使袁绍不得前进,就好比旧时楚汉在荥阳、成皋相持抗衡一样,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退却的,一旦退却就处于势屈的状态,就将万劫不复。

曹操看到这里,他也就放弃了退守许都的想法,其实他本心也知道,一旦退守许都,就等于放弃了战胜袁绍的机会,他惟有钉死在官渡,去和袁绍抗衡,才能有战胜袁绍的可能。

这也正是荀彧的看法,荀彧递来的信件末尾写道,在曹操坚定守住的情况下,两边的情势越发的明朗,或许不久局势就会有重大的转变,胜利的希望就将到来。

看完荀彧的书信,曹操喟叹了一声,坚定守住他是可以做到的,而胜机他却是看不到一丁半点,是故对于荀彧书信末尾的话,他只当做是安慰的话,到底没有其他作用。

然而,就在曹操近乎绝望的情况下,一个人,一位曹操旧时的好友,出乎意料的来到了曹操的军中。

“子远。”曹操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忙不迭的跑出营帐,把许攸迎进了帐内。

许攸作为袁绍心腹谋士,带来了曹操最渴望得知的消息,河北大军的屯粮点,以及袁军今夜的旗号口令,而有了这些,曹操就可以轻易通过袁军的哨卡,给袁绍的命脉割上一刀。

是夜,月明星稀,鸦鹊南飞。

田丰迈着疾步,平日里用于支撑身躯的鸠杖,此刻他只横提着,每迈开一步,他的心中仿佛都有一滴血滴下。

‘糊涂至极。’田丰胸中忿然不已,留守邺城的审配竟是在许攸处于前线的时候,因小故而囚禁了许攸的家小,导致许攸投奔了曹操,暴露给了曹操河北大军的屯粮点和旗号口令。

‘可恨。’迈出下一步的时候,田丰心中咆哮了一声,虽是这一战袁绍没有听从他分兵进攻许都的意见,也没有听从他着重兵护卫乌巢的进言。

但如果许攸不投敌,曹操万不可能知晓大军的屯粮点,就算知晓了屯粮点,在不知道旗号口令的情况下,曹军断不可能通过哨卡的盘查。

来到中军大帐的门口,田丰先是平复了一把心境,而后他不待通报,掀开帘帐直接走了进入。

“别驾,该当如何?”

就在田丰掀开帘帐的时候,他见到了准备亲身迎接他的袁绍,袁绍甫一看到田丰,就语气急切的向田丰询问,期盼田丰给出破解当下困局的方法。

“救援乌巢。”田丰给出了肯定的回复。

“救援乌巢?”袁绍重复了一句后,他疑惑的回道:“吾已着蒋奇统轻骑前往救援,料来可以救之……”

一言至此,袁绍指着郭图言道:“吾与公则商议,或可趁此良机,发兵攻曹军大营,到时候就算曹军拿下乌巢,攻破淳于琼,也将无家可归也。”

一旁的张郃闻言,神色不由黯淡了些,方才他先给出了建议,以曹军兵精,单派蒋奇领着轻骑前去救援,只怕无济于事,到时候淳于琼被破,乌巢被焚,大事去矣。

可郭图跳出来说他的计策不佳,莫不如行围魏救赵之策,发兵攻打曹军大营,到时候攻打乌巢的曹军闻之,必然胆寒心裂,引军救援曹军大营去,乌巢之难迎刃而解。

田丰拄仗于地,厉声喝道:“明公,若从公则所言,大事去矣,此间十万河北人马,匹马不得返河北也。”

“何故?”田丰给出了解释:“曹军兵精,今次攻打乌巢,淳于琼必不能御,蒋奇必不能救,而乌巢一焚,我军无粮,将不战而自败也。”

“而公则所言重兵攻打曹营,且不说曹营坚韧,我军能否拿下,就说我军拿下了曹营,军中无粮,又将如何自处,是故公则之言,实亡国之论也。”

“这……”袁绍为田丰之言惊醒,他点头应道:“当如别驾所言,发兵救援乌巢,麴义、颜良、文丑、张郃,尔等俱去,万不可令乌巢有失。”

“明公。”在麴义、颜良、文丑、张郃等人领命之前,田丰又是一声厉喝道:“此存亡之时也,明公当亲身前往,岂可坐于营中以侯消息乎。”

“今下唯有明公亲赴,竖起明公的大纛,如此,士卒效死,将校用命,乌巢才可得全也。”

袁绍面露犹豫之色,自击破公孙瓒以来,他已经很少亲自临阵了,加之现下正值十月,月色清寒,朔风呼啸,他年纪也大了,临阵之事有些为难他了。

此外,深夜朦胧,月色淡薄,两军交战的时候,说不得会有什么意外出现,虽说袁绍麾下亲卫是骁锐的大戟士,可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大丈夫当阵前斗死。”田丰语气平缓了起来,他直叙了一句话。

而就是这句再平缓不过的话,袁绍神色却是为之一振,目光中的犹疑之色散去,逐渐坚定了起来,他抽出手中的宝剑,朝着案几的一角砍去:“今夜谁不用命,就如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