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受欢迎的说书(1 / 2)

小狐狸自己在家里睡了一下午,到了晚饭时间,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就自己溜溜达达跑出来找李少才。

耳朵抖了抖,小狐狸直奔目的地,来到李少才身边坐下,仰着脑袋“嘤”了一声,瞬间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李少才十分顺手的从自己碗里夹一筷子肉放到小狐狸面前,小狐狸吃完一口,李少才再夹一筷子肉出来,甚至还给小狐狸留了几个饺子。

这熟练的动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大家的狗子吃的都是剩饭,怕是只有李少才家的狐狸会跟主人一起上桌吃饭了吧?

这怕是比宠孩子都要宠!

还说不是被迷惑了?

再看看抱着孩子的九思媳妇,村民们的表情变得更加古怪了,他们甚至都没有见过李少才抱自己孙子,不宠着亲孙子,反而宠一只狐狸?

这时候,坐在旁边的村长已经看到了小狐狸脖子上挂着的小木牌,“这是挂的什么?”

“刚做的,挂着给小狐狸压祟。”

村长,“……”

小狐狸还要压祟?

需要压祟的小狐狸吃的差不多了,歪头看了看桌子上的菜品,似乎没有它特别喜欢的,抖了抖身上的寒气,懒得跟这些傻乎乎的人类一起坐在外面挨冻,又小跑着回了家里。

李少才无奈的摇摇头,看看旁边那些养狗的人家,狗子从一开席就跟着各自的主人,乖巧的蹲在主人的脚边,主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主人不给吃的也只敢委屈巴巴的呜咽。

再想想自己家的小狐狸,小狐狸是真的不太好养熟,主意还特别大,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主人。

村长看着李少才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半天,最后还是默默的夹了一筷子饺子,什么都没有说。

虽然除夕夜里没有下雪,但凉气逼人,吃过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家也都准备起身回家烤火。

外面是真的冷。

大家都默契的留下半条鱼没有吃完,其余菜几乎都被扫了个干净,男人们帮着把桌子树桩之类的东西都抬走,妇人们则帮着收拾碗筷。

临散场的时候,大家还都在喊二牛,“大过年的没事情做,不然继续讲书吧!”

一个人这么喊,马上就有人跟着,“对!我出一颗白菜!”

“哈哈哈哈!我出一碗高粱米!”

“我也出一碗高粱米!”

高粱面顶饱,但是真的不好吃,村里大多数人都把高粱米留着,做最后的储备粮,太精细的米面大家不舍得拿出来,一碗高粱米还是舍得的。

二牛也不含糊,大笑着应下,“好啊!那就干脆一人一碗高粱米!明天咱们继续讲书!”

见二牛这模样,李少才心里顿时起了不好的预感,二话不说悄悄的往自己家里走。

可惜,二牛还是追了上来,“少才!你看,大家听书的热情这么高,每天每个人还给我一碗高粱米呢!你写的那点故事,不够说啊!”

果然如此!

按照二牛这速度,最多5、6天就能把聊斋讲完,这可不又要来找自己催更?

李少才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你要那么多高粱米做什么?”

“酿酒啊!老四家的会酿酒,我出高粱米,她来酿酒,到时候不就有酒喝了?多出来的,还能给仁义搞点烈酒出来。”

要说别的,李少才可能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大过年的,还让不让人休息?

可要说酿酒来提取酒精,李少才拒绝的话就有点说不出口,沉默了一会,李少才说道,“三十六计你也能讲上一个月吧?实在不行,一个月之后就再讲一遍聊斋,到时候我一边整理,你一边讲,应该不影响。”

二牛挠挠头,“反正,你加把劲啊!我和小仁义的酒可就全靠你了。”

这下,压力全都给到了李少才。

李少才显然低估了大家对说书的热情,大家每天都守在山里干活,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尤其,大年初一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做,从早上开始就有人去催二牛说书。

一开始二牛还只是带着大家在村子中间,找块木桩子坐着就开始讲,从李少才家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二牛周围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也就是不到半天的时间,听书的村民们太热情,一直拉着二牛不让他走,让他继续讲下去,二牛就干脆把说书的地方搬到了学堂,外面太冷了,学堂里暖和点。

村民们带着自己家凳子去学堂路过的时候,李少才还多看了两眼,几乎是村里所有的人都跟过去听了,就连平时嫌弃二牛不务正业的村长,也拎着一个木头桩子,走在所有人的最后。

走在最前面的二牛,背着一个藤筐,里面装满了高粱米,真的所有村民都送了一碗高粱米给二牛,让他说书!

李少才其实完全不能理解村民们花高粱米听故事的心情,虽然高粱米不好吃,但毕竟是粮食,大家的存粮真的够用吗?居然舍得用一碗高粱米去听书?

更让李少才无法理解的事情是,等到破五之后,二牛要开始刻章印书了,大家不能全天聚在一起听书,就又多了一项新项目。

习武!

王逸飞原本只带着倩巧几个孩子们在山里的空地练习,现在几乎是村里大多数的男丁都跟着王逸飞锻炼,他们干脆把锻炼的场地搬到了村子中间的空地上。

李少才进山里砍柴的时候路过,多看了两眼,其实他觉得王逸飞的路数,就是单纯的强身健体,要说有多高的战斗力,并不见得。

走的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全靠年轻力壮挨打挨出来的经验,学会了挨打,自然就能打了。

就这,居然村里大多数人都跟着王逸飞锻炼?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中午碰到倩巧回家,李少才就问起了这个问题。

“前段时间二牛伯讲到了三十六计,当时就有很多人想习武,老师也把三十六计奉为至宝,已经把二牛伯的三十六计都借走研读了。”

李少才也是没有想到,大家代入感会这么强。

听了聊斋就怀疑小狐狸,听了三十六计就纷纷报名习武,这要是他拿出水浒……

李少才赶紧甩甩头,不行,绝对不能拿出来水浒。

不过往好处想想,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大家暂时的学习热情高涨。

就是有点可惜,他的记忆里没有什么兵法大作,这本根据电视剧写出来的话本,聊胜于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