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晨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落。叶知秋站在太和殿前,看着这熟悉的景色,心中浮现出当年在叶府习医时的点点滴滴。
"陛下,储君考核的最终结果出来了。"萧远珩捧着一份密封的竹简走来。这是他们精心设计的选贤制度的第一次实践,关系到改革能否永续。
叶知秋没有立即打开竹简,而是缓步走向旁边的药园。这些年来,御花园里的药草越种越多,从最初的几株到现在的数百种,每一株都承载着她的心血和期望。
"知道吗?"她轻抚一株当归,"这些药草,就像我们的改革。需要日日照料,更要耐心等待。"
正说着,大女儿昭儿和二儿子明儿联袂而来。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在这几年的历练中展现出各自的才能。昭儿继承了母亲的医者仁心,在民间行医济世;明儿则精通军政,在边疆安抚各族。
"母后,"昭儿开口道,"无论考核结果如何,我们都尊重您的决定。"
叶知秋欣慰地点头,打开了竹简。仔细阅读后,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昭儿,朝廷考核组一致认为,你最适合继承大统。"
全场一片寂静。良久,明儿第一个开口:"姐姐确实最适合。这些年,她在民间行医,最了解百姓疾苦。"
昭儿却显得忐忑:"母后,我配得上这份重任吗?"
叶知秋拉着女儿的手,来到太和殿前:"当年我也有同样的疑虑。但后来我明白,治国如医病,最重要的是仁心。你有这份心,就一定能做好。"
午后,她在文华馆主持最后一次大朝会。文武百官济济一堂,不仅有朝廷重臣,还有各地推举的贤能和域外使节。
"今日召集诸位,"叶知秋环视众人,"是要向天下宣布一件事:朕决定在月圆之日禅位于长女昭儿,自己则与皇后归隐山林,潜心医道。"
殿中一片哗然。有老臣立即跪地劝阻:"陛下春秋正盛,何必急于归隐?"
叶知秋微笑道:"正因为朕还清醒,才要趁此时完成交接。让改革的成果能在新人手中继续发展,这才是真正的远见。"
萧远珩走上前来:"陛下说得对。这些年的变革,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永续发展的制度吗?现在是检验这个制度的时候了。"
傍晚,叶知秋带着昭儿巡视各个重要机构。在太医院,叶知昭正在指导年轻医者;在文华馆,各国学者在切磋学问;在监察署,新任命的监察使们正在认真办案。
"看到了吗?"她对女儿说,"这就是我们留给你的根基。这些制度和人才,都是你未来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