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环视群臣:"诸位可知道,就在上个月,北疆三大部落主动请缨,要派子弟来明德堂学习。这说明教育的感化力量,远胜于刀兵。"
周学政见状不妙,急忙搬出最后一张牌:"可是科举改革,关系重大......"
"正因为关系重大,才更要改革。"叶知秧说,"诸位想必都收到了地方官员的报告。现在的科举文章,八股格式,千篇一律,如何选得出真才实学?而明德堂的新方案,既考察经义,又重实务,正是为了选拔真正有用之才。"
她话锋一转:"周大人,您在奏折中说'新法太难,寒门子弟难以适应'。但事实却是,新科的考生中,有三成来自寒门。他们虽然家贫,但因为精通实务,反而在考试中占了优势。这些,都有明确记录可查。"
朝堂上的气氛明显发生了变化。不少大臣开始低声交谈,显然被这些具体数据打动了。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就算如此,也不能动摇祖宗之法!"
叶知秧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周学政的亲信魏大人。
"魏大人此言差矣。"叶知秧不慌不忙,"天下之事,与时俱进。即便是程朱之学,不也是对先贤之说的发展创新吗?"
她环视群臣:"诸位扪心自问,如今天下,可还是千年前的天下吗?科技日新月异,工商日渐繁荣,边疆各族频繁往来......这些新变化,难道不需要新的人才来应对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臣中响起赞同的议论声。叶知秧抓住时机:"其实,新式教育的成效,早已有目共睹。去年江南水患,今年北疆牧疫,哪一次不是明德堂的学生发挥了关键作用?"
她取出最后一份文件:"这是各地官员的联名奏请。他们都说,新科选拔的官员,虽然年轻,但确实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皇帝终于开口:"周爱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周学政哑口无言。他原本以为,搬出"祖宗之法"这座大山,就能压倒改革。没想到叶知秧不但有理有据,而且直指问题本质。
"既如此,"皇帝宣布,"教育改革继续推进。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叶知秧一眼,"也要注意节奏,妥善处理各方关系。"
散朝后,萧远珩担忧地说:"周家不会就此罢休。"
"当然不会。"叶知秧说,"这不过是明面上的交锋。接下来还要提防他们的暗中破坏。"
果然,接下来几天,各种流言四起。有说明德堂教异端邪说的,有说新学堂败坏风俗的,甚至还有人造谣说学生都变成了"怪物"。
"真是无孔不入。"王子明愤怒地说。
"别着急。"叶知秧胸有成竹,"让事实说话。"
她让人整理了一份详细报告,记录了明德堂学生的所有贡献:救灾、防疫、改良农技、革新工艺......每一件都有具体数据,每一项都有百姓证言。
这份报告以惊人的速度在民间传播。当人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时,那些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更重要的是,叶知秧派人走访了各地书院,诚恳地征求意见,虚心地接受建议。这种态度,让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学者转而支持改革。
"其实,"她对萧远珩说,"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又要有灵活的方法。"
夜深了,叶知秧还在书房批改文件。案头的烛火摇曳,照亮了她疲惫但坚毅的面容。
这场风波,不过是改革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但她知道,要真正改变根深蒂固的旧制,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好在,教育的火种已经播撒四方。只要这些火种能在黑暗中继续燃烧,就一定能照亮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