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儿不得无礼!”
长孙皇后从后殿走出来,长孙皇后在后面听父子谈话实在听不下去了。
李恪说话越来越放肆,越来越不给自己丈夫面子。
自己男人自己知道。
如果让李恪继续这么说下去,说不定二郎真能做出点什么。
换位思考,给谁一天之内给人这样气,谁都会神志不清。
“朕不想再听你胡言乱语。
你给朕回去好好反思,没有朕的命令,不准出门。”
“走就走!”
李恪转身捂着屁股就走。
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李渊和魏征的功劳,但是他李世民对大唐的功劳,比他们还大。
在李世民面前,两人加在一起的功劳都比不上李世民的一半。
但不是你李世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世事无常。
李世民和李渊走到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无奈。
不然李世民还真不至于等不到亲爹死的那一天。
长孙皇后这时候也走到二郎身边,轻轻的抚慰着李世民胸口。
长孙皇后轻声说道:
“二郎,莫要动气。
恪儿年幼无知,言语莽撞,你切莫放在心上。”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
“此子实在顽劣,朕对他寄予厚望,他却如此不懂事。”
长孙皇后柔声道:
“恪儿本性不坏,只是性子急躁了些。
待他冷静下来,定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微微皱眉,说道:
“朕对他太过纵容了,今日他竟敢如此顶撞朕。”
门外的王德却心想,
蜀王殿下都是捂着屁股,擦着眼泪离开的,这怎么就是纵容了?
长孙皇后握住李世民的手,说道:
“二郎,恪儿毕竟是你的儿子,父子之间哪有隔夜仇。
你且消消气,等过些时日,再好好教导他。”
李世民沉默片刻,微微点头道:
“观音婢所言极是,朕便暂且放下此事,等他冷静些,再做计较。”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怒气稍减,又轻声说道:
“二郎,如今当以国事为重。
魏征之事,还需妥善处理,不可因一时之气,失了一位良臣。”
李世民微微一叹,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又何尝不知魏征之忠,只是他有时太过耿直,让朕在群臣面前下不来台。”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
“我听说,君明,才能臣直,魏征敢直言,就说了二郎不是昏君,不然魏征不阿谀奉承?那是不是让二郎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