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繁华的东京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这座城中,有一个人以熠熠生辉的正义感而闻名遐迩,那便是包拯。他忠诚于职,刚正不阿,深得民心。而在他的身边有几位结义兄弟,南侠展昭、机智的师爷公孙述、以及忠勇的王朝和马汉,他们组成了一支仗义执言的侠义团体。
一天,包拯正在案板前翻阅公文,公孙述急匆匆地走来,面色凝重:“大人,坐镇上海的王大人发来了急报,声称他接连遭遇凶杀案,数名无辜者接连遇害,而最大的麻烦在于死者皆与一个女子有关,她被称为‘鬼魅女子’,所有证据都指向她,然而她却被指控无辜!”
包拯握了握手中的笔,心中思索:“‘鬼魅女子’的传闻确实不小,但这样的大案,岂能轻言定罪?展昭,你随我一同前往,公孙,你去收集有关她的情报,王朝、马汉,留在此地,准备后续事宜。”
展昭潇洒地一抹剑鞘,依旧英俊潇洒,嘴角含笑:“包大人,我也听闻此女身姿婀娜,似乎与她身份相符,传闻她有魅惑众生的本领,便是我们在场也难免受其影响。”
包拯笑了,不以为然:“她若真的如此,何以至今未能致富?我们只需查明真相,保她清白。”
一路飞马,几人迅速赶到王府。王大人恭迎众人,口中叹气:“包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她身上笼罩着深重的冤屈,饶是我王大人也无法揭开这层迷雾!”
“请大人详述。”包拯拧眉。
王大人取出几张被砍下的尸首画像,指着其中一幅:“这是赵家的嫡女,赵婉儿,近日被发现于幽林之中,她身边却无任何斗争痕迹!那女子乃是昔日的玩伴!”
包拯审视画像,赵婉儿清丽动人,肤若凝脂,眼眸似水,面颊微含红晕。她的不幸更让人心疼:“死者他日必有冤屈,必须还她公道!”
“可随着调查,似乎所有人都与她有不可告人的往事。”王大人苦恼。
包拯并不急躁,他对展昭说道:“你与我一起访问赵家老宅,我们查明究竟。”
在赵家老宅,包拯和展昭见到赵家老母,慈眉善目,但满脸愁苦。拯手一启:“老夫人,我欲知您女儿的遭遇,还请您宽心相告。”
“我那丫头从小乖巧,但后半生却与一个江湖浪子私通,不知真相如何。”赵母泪流满面,“去年她与我提起过那女子,非要与她为伴,我担忧,但始终无能为力…”
“那浪子是何人?”包拯认真问道。
“他,是楚云,早年中进士,后因卷入江湖恩怨,负了我女儿,便逃离而去。”
包拯一瞬间有了线索,他想:既然赵婉儿与楚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她被害的真相就可能与这名男子有关。
此时,包拯心中浮现出一丝疑虑。他是否可以信任那被称为“鬼魅女子”的人?他决定展开一场对抗迷雾的调查。
夜幕低垂,月光洒在空旷的树林间,赵家的女儿灵魂飘渺,似隐似现。展昭与包拯在密林中潜行,寻机探查。
正当两人修理线索时,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随其后,展昭飞身而上,准备出击!黑影一晃,竟是一个女儿身影,光影朦胧,长裙如水,肌肤如雪,分不清是人是鬼。
“你为何夜来此地?”包拯拦住她,眉间一抹狠厉,“你是真正的凶手!”
“我不是!”她声音如轻风般动人。“我不过是想为我的姐妹复仇!你所听说的都是谣言!”
“谣言?”包拯一声冷笑,“赵婉儿的死,她与楚云有关,一切显而易见!”
女子面露恨意,顿时神态大变:“包大人,若要真相,便请寻访那楚云,掌握真相!我绝不惧惩罚!”
包拯这才看清女子的容貌,绝美而坚毅,身姿似莲,目光如炬,令他一时心神动摇,但理智告诉他必须彻查清楚,不能被她的外貌所迷惑。
两人约定在南湖见面,包拯与展昭暂且离去。一路上,展昭感叹道:“包大人,这女儿并不简单,她与赵婉儿的关系,恐怕隐藏了更多秘密!”
“我们即刻前往楚云所居之处,看他如何应对。”包拯暗暗下定决心。
几日后,包拯与展昭一同来到楚云的栖所,那是一幢坐落在山腰的庭院,楚云神色慌张,眉头紧锁。当两人审问其事,他突然暴跳如雷:“你们竟敢闯我家!我与那女子早已断绝关系!不愿再提!”
“断绝关系?”包拯步步逼近,毫不退缩,“你为何不将她的真相告知所有人?让她冤屈无辜?”
楚云闭口不言,却在局促中露出一丝慌乱的痕迹。包拯心中暗自机警,未曾让他脱离,继续施压:“你与她共处时,是否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