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尾声连连二(1 / 2)

救岳飞建强宋 斩孽缘 1291 字 1个月前

金国南侵,这场战争给南宋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最终,金兵从完颜宗弼全部撤出宋国疆土,回到会宁而结束。

此时此刻,赵涛正站在被金国第一所攻破的城池墙头,他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座曾经繁华如今却已破败不堪的城池,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城墙之上,风声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战火与厮杀。赵涛静静地伫立着,目光扫过那残垣断壁、

刚刚插上守军崭新的旗帜以及血迹斑斑的地面。

赵涛突然联想到,半年前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或许曾有过欢笑和泪水,但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赵涛的心情沉重无比,他知道这场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无数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裂。

赵涛思考着战争的残酷性,思考着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尽管如此,赵涛坚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

这段经历应该能打醒宋朝朝堂上那些醉生梦死,坐在功劳簿上打算吃好几辈子的贵族吧

也能提醒所有人珍惜和平,努力去提高国家的国防力量。

赵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对着身后的官员,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

这次

赵涛身后,并不是呼延灼,童禄,卢俊义,岳飞一些武将。

都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

也是这次天炉计划的执行者!

这些人有赵涛熟悉的面孔,有不熟悉的,

即使熟悉的面孔赵涛也记不起叫什么名字!

看着这些脸上多少都有些抑郁的官员,赵涛没办法告诉他们,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

同样那些脸上没有抑郁的官员也来不到赵涛身后,因为那些人大多数抛下老百姓,拿着从百姓身上剥削的民脂民膏跑路了,还管你什么皇子的命令,宋朝的法纪!

赵涛叹了一口气。

突然想起他初中学的一首诗歌,具体谁写的,赵涛记不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赵涛重复了好几次最后两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让本来就很压抑的气氛,更显的凄凉。

身后的官员们听着赵涛的朗诵,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沉重的情绪。他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此刻听到赵涛如此贴切地描绘出眼前的景象,以及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慨,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字优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百姓的牵挂和对国家遭受战争的无奈。

官员们纷纷感叹赵涛的才华,同时也被诗中的情感所打动。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子不仅仅是一个打仗的天才,更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心系百姓的人。

一个职位比较高的官员叫严兴

大着胆子:“公子,忧国忧民,请节哀!”

没回头,淡淡的说到

:“是该节哀啊,我们这些身上背负着成千上万个百姓官员,不该沉浸在悲伤的感慨和无聊的情绪中。”

严兴不知道怎么接赵涛的话,只能像其他官员们一样沉默不语。

赵涛也知道自己说这些话,

等同鸡同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