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庆功宴举办的无比的成功,整场宴会也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更没有嫔妃趁此机会呕吐什么的。
主要是这场宴会最大的主角是太上皇,就算是后宫的嫔妃也不敢在这场庆功宴上出什么幺蛾子,更何况其他人了。
整场宴会上,袁博桦都表现出病怏怏的样子,很多事情都是袁朝昌出来打圆场的。
周琼月和袁朝康两人不是在看歌舞,就是在吃东西,不然就是看哪里热闹,眼神就往哪里瞟 。
经过这场宴会,袁博桦对这个大儿子刮目相看,各种打圆场的话那是说来就来,还滴水不漏的。
完全看不出来,跟在府里的时候的那个傻小子是同一个人。
庆功宴散场的时候,很多人都喝醉了,包括太上皇。
太上皇他此时是真的觉得他的一生功绩圆满了,就算没有人敢劝他酒,他一个人也喝了个尽兴。
最后太上皇还是被皇太后亲自扶下去的。
等太上皇一退场,皇上和皇后也起身走了,袁博桦见皇上和皇后都走了,也带着王妃和两个儿子起身走了。
至于打了胜仗的封赏,是第二日一早才到福安亲王府的,爵位上是没有什么动的余地了。
皇上就把太上皇收袁博桦为义子的事情写进了圣旨,然后再赏赐一块免罚令,可免一次处罚,但只能一个人用,且谋反这种大罪是免不了的。
然后就赏赐了一些田庄绸缎什么的,但是田庄赏赐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有象征意义,但是又不好变现的东西。
这次袁朝康也去里面挑了,只是他看了半天,也没有一件他感兴趣的,就又去看书了。
旁边的周琼月看着袁朝康这样,不用看赏赐的单子,就知道这里面真正的好东西不多了。
“真是越来越抠了。”周琼月这次是真的对皇上很不满,这次袁博桦差点把命都搭上了,就赏赐这······
周琼月想着都替王爷觉得十分的不值得。
袁博桦听见王妃这么说,也赞同的点点头。袁博桦转念一想,又有点幸灾乐祸道:“这次我们天元国大胜,皇上要赏赐的人可不少。
还要赏赐大军,为了加重他皇上的权威,应该还会重赏。不然到时候军中众人只知道太上皇,不知道皇上就不好了。
这笔银子,国库肯定是拿不起的。只能从皇上的私库出。这个账从谁的手里过,谁心疼。”
袁博桦还没有回来,就听说皇上让自家王妃把东西交回去了。袁博桦觉得他要重新认识这个好友。
还真被袁博桦猜中了,这次皇上拿到军部呈上来的赏赐名单和预算,当时就倒吸一口凉气。
掌管那些生意的李大人接到皇上的圣旨,要抽那么多银子,也心痛的不行。
所以这次那些有军功的人,皇上赏赐官职和爵位要大方一些,但是钱财方面就比较一般了,甚至都够不上‘厚赏’那两个字。
“本来就该他赏。”周琼月才不心疼皇上的私库呢!只是这次把赏银子一抽,那些产业基本没有盈余了,至于之后的盈利情况,就要看接手人的手段了。
毕竟做生意也不是最开始赚银子,就能一直赚银子的,随时要关注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