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亭县的这片天姓朱,就算被儿子捅出个窟窿,也有老子娘舅替他缝补,怕什么?
更何况,下梁歪,说明上梁就不正。
县令朱福贵的那几个小妾,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入府的呢?
作为儿子的朱斐有样学样,从小看着自己爹如何行事,一天天长大了,他能成个好人就见了鬼了!
朱斐还未成年时,就已有了不少通房。
等到朱福贵来到这楼亭县当了县令,一年两年站住脚,朱斐也慢慢长大成人要议亲了。
知道他德行的正经人家,谁愿意把好好的姑娘送进这里?这里明明就是火坑!
但也有那贪图权势的,削尖脑袋也要攀上官家。
于是,这楼亭县里一个姓徐的粮商,就将他的女儿许配给了朱斐,与朱家成了亲家。
朱徐两家,一家图钱,一家图势,一拍即合。
朱福贵当然要给自己的亲家大开方便之门。
另一方面,这徐家也就成了朱福贵的钱匣子。
就这样,官商勾结在一起,这楼亭县的米粮,甚至是开平府的米粮,就都被朱家、骆家和徐家把持在了手里。
小的粮商都被挤走挤垮。
加在农户身上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
粮税增多不说,收购的粮价却正相反——越来越低,种粮的农户真是苦不堪言!
开平府这里明明号称是“大晔小粮仓”,但种粮人却难以得到温饱。
种粮人自己辛苦种的粮,没有几粒能吃进自己的嘴里!吃糠咽菜才是他们的日常。
百姓们的苦日子一天天地熬着,都不知要熬到哪年哪月才是尽头!
楼亭县的县令朱福贵是贪官赃官。
百姓们不是没有想过要到上面的官府去举报他。
然而,当他们知道,楼亭县所属开平府,而开平府的知府骆衡是楼亭县的县令朱福贵的大舅哥。
民间有句话是怎么说的?破家的知县,灭门的知府!
开平府、楼亭县,知府知县是一家! 海棠书屋
开平府的百姓们又能如何呢?
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忍气吞声,苦熬岁月。
无数的百姓们连眼前的县令知府都惹不起,哪敢想遥不可及的朝廷和皇上能为他们做主。
他们更寄希望于有朝一日老天爷来一道天雷,劈死这些压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赃官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