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独独给李家女赐了封号,真真是‘荣’耀。”经过昨日与花颜推心置腹,纯妃心神清明起来的同时,也恢复了以往的心直口快。
皇上给李明蓁赐的封号正是“荣”字。
蕊珠识字不多,好奇问:“依字意理解,彰显世家荣耀,这有何不好?”
“先义后利,宠禄光大,谓之‘荣’;宠恩尽粹,福深泽厚,谓之‘荣’。”
纯妃略微解释了一句,思及自身封号又何尝没有深意,不由叹道:“......一字多解,颇有些意味罢了。”
花颜自从二月中旬见过秀女名单后,就对其中几位秀女的家世做了详细了解,尤其对李明蓁所属的赵郡李氏更是给予了重点关注。
这赵郡李氏不仅是门阀世家,更是地方豪族。嫡支长居京城与洛阳两地,其商脉遍布江南,并掌控漕运。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江州陈氏相互联姻,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对寒门子弟最为排斥。
纯妃拆解荣字,是以寻常字意延伸,花颜想起一事,忽然有另一番看法。
这要说起上一次去福宁殿侍寝,御案之上的奏折旁放着一本翻开的《庄子》,皇上起身时,曾无意间提及,此书乃李楷作注,并道“辞章平易,一目了然,尤以则阳篇注释最为精要。”
李楷是李家先祖,花颜回去后曾细细读过一遍,其中则阳篇有一词句似乎更暗合封号:
“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
揣摩圣意,必先洞悉其深意,择赵郡李氏嫡女入宫,皇上应是为漕运之事。
若果真如此,李氏入宫后势必最先获宠,但要再往深里去琢磨,事关漕运,皇上必然要寻一个错处,这恩宠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
花颜敛起心思,目光落在谢如萱这个名字上,她是秀女中位分最高的,刚入宫便被封为婕妤,无需多思,定然是皇上有心抬举,在接下来的安排上倒需要有意偏袒一二。
遣走梦竹等人,花颜对纯妃言道:“在王府时,这位嬷嬷侍奉过皇上,不如将其安排给谢婕妤。至于荣美人......”
花颜指向名单中最末一位,“就安排周嬷嬷吧。”
从梅姑姑处了解的情况来看,周嬷嬷这人最惫懒,但表面功夫倒是做得极好。
纯妃略感诧异,“荣美人位分虽不及谢婕妤,但她出身好,又获了封号,如此安排是不是有失妥当?”
花颜解释过后,纯妃才点头同意。
余下几人中,江州通判之女裴扶烟,她出身江州,与庆国公夫人的母族势必有所勾连,应该是庆国公为扶植梅妃特意送进宫的。
云瑶,出自云家三房,这一支外任多年,与临安侯府鲜少联系,尚需观察些时日。
曲清歌,曲宝林的堂妹,其父同样在翰林院供职。
最后四人中,真正让花颜意外的是最不起眼的一位,蜀州司户参军之女杨慧心,司户参军仅是从七品,放在以往连选送秀女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有些反常了......
纯妃与花颜正商议间,郭修仪宫中的春桃捧着礼物进了会宁殿。
郭修仪虽不知为何安排昨夜之事,但她也确实因此恢复了位分,便差春桃过来送上了礼物。
“看来修仪对你愈发看重了,做的不错。”花颜道。
“说来也巧,奴婢与书瑶乃出身同一个县城,因同乡之故,她和画锦才信任奴婢几分,使奴婢在修仪娘娘跟前露过几回脸。”春桃口齿伶俐,说话脆生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