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大家子团聚(2 / 2)

怀里珍珠动了动,邱诗敏轻轻拍着哄她睡。

珍珠闭着眼睛,小嘴一瘪哭了。

哭的很委屈。

邱诗敏哄也哄不好,谭雪洗了手把珍珠抱怀里。

也没能哄好。

杨秀娥挎着篮子回来,篮子里装着新摘的红薯叶。

是摘来喂鸡的。

她隔老远听见哭声,脚带着小跑进了院子。

篮子往地上一丢:“咋了?闹觉了?”

“快给俺。”

急忙从谭雪怀里抱过珍珠,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轻轻拍着珍珠哄:“奶的乖宝,奶的宝贝疙瘩。”

“俺珍珠真听话,哭着笑着就长大。”

“长大了骑大马,骑上大马闯天下……”

珍珠安静下来,不哭了,在杨秀娥怀里睡着。

邱诗敏笑:“这孩子,就跟秀娥大姐亲。”

“一闹觉,到了秀娥大姐怀里,立马不闹。”

“晚上也要跟着秀娥大姐睡。”

杨秀娥笑,用额头轻轻碰了碰珍珠的额头。

她没带过老三的这三个孩子。

离的太远,想疼又疼不到。

可是啊,三个孩子对她这个奶奶很亲。

尤其珍珠,喜欢黏着她。

……

学生领了家庭报告书,学校开始正式放暑假。

罗雅晴也准备收拾东西去南河。

韩志旭的探亲假也批下了来。

没想到陈海国也申请了探亲,并且顺利批了。

韩阳光开心,说路上有人帮着拎包了。

四个人一起出发,坐上了去往南河的火车。

几天的火车到了南河,又坐中巴中午到了镇上。

四个人也没急着进山,先去看了韩玉英。

孙树文一转业到南河,就和韩玉英结婚领证了。

当时罗雅晴才生完孩子,不方便回来参加婚礼。

当然,人没回来,礼物寄回来了。

两床被面,一对枕套,两件的确良衬衣。

一百块钱压箱钱。

韩强东俩口也寄了压箱子的钱。

韩玉英住在镇公安局后面,是孙树文单位分的房子。

四个人到时,韩玉英正在小厨房里做午饭。

听见动静出来一看,惊喜:“呀,三哥三嫂!”

“陈大哥,阳光!”

韩阳光跑上前,拉着韩玉英眼睛上下打量。

“啧啧,玉英。”

“结婚了,越来越漂亮了。”

罗雅晴也觉得小姑子结了婚,人越发的好看。

原先喜欢扎两个大辫子,现在头发剪短了一些。

在脑后扎一个辫子盘着,夹了蓝色绸子条点缀。

上身小碎花白色短袖衬衫,下身藏青裤子。

韩玉英被韩阳光夸的不好意思,也夸起了韩阳光。

“你和陈大哥结婚,也越来越漂亮了。”

两人相互夸完。

韩玉英招呼四个人进屋,又要去找孙树文回来。

韩志旭开口:“他知道我们来,我们碰过面了。”

“他去买菜了。”

孙树文在国营饭店买了两三样熟食,又买酒。

加上家里炒的菜,荤素齐了。

几人围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叙旧,有说有笑。

吃完饭,孙树文找到一辆进山顺路的牛车。

四个人爬上牛车。

韩玉英笑着:“你们先回家,俺等树文下班回去。”

……

算算日子,罗雅晴已经小半个月没看见孩子了。

牛车刚停稳,她就从车上跳下来,激动兴奋。

迈着快步朝村子里走。

韩志旭也想孩子,拎着行李包急忙跳下牛车。

陈海国看着两口子忙不迭的样子:“至于吗?”

“嘭!”

一个行李包砸到他的身上,媳妇韩阳光跳下车。

“三个宝贝,姑姑想死了你们!”

说完也不管陈海国了,自己朝着村子里走。

陈海国:“……”

向赶牛车的大爷道了谢,连忙拎着行李包去追。

……

隔着院篱笆,罗雅晴就见院子站的一群孩子。

大哥家的几个丫头,还大哥小儿子明乐。

当然也少不了她的三胞胎宝贝。

孩子们像是犯了错。

明辉和明乐还有珍珠,三个人整齐站成一排。

谭雪板脸训着:“奶奶把兔子养大,多不容易。”

“你们三个,竟然玩死了。”

邱诗敏也跟着一起训:“兔子多可爱,你们太过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个小家伙,乖乖站着,一脸无辜的小表情。

杨秀娥端着盆,从屋后的兔棚里过来,放下盆。

牵过三个小家伙,全都搂进自己的怀里。

“一只兔子,没了就没了。”

“正好,家里很久没吃兔子肉了。”

“晚上炖兔子肉。”

说完,又慈祥哄着怀里的三个闯祸的小家伙。

“要听话啊。”

“听话,才是奶奶的乖娃娃。”

三个小家伙点头。

他们也不故意的,只是想把兔子放出来溜溜。

拽了一只出来,谁知道,兔子不听话想逃跑。

还好他们手快,一把抓住兔子。

明辉怕兔子跑掉,就坐在兔子身上,想压住它。

万万没想到,把兔子坐没气了。

“三叔,三婶!”

招娣突然看见院门口站的两个人,惊喜的喊。

三个小家伙看见爸爸妈妈,立刻地跑过去。

“妈妈。”

“爸爸,妈妈。”

“妈妈,巴巴。”

三个小家伙一起扑向爸爸妈妈。

韩志旭和罗雅晴蹲下身,迎接着三个孩子。

抱着孩子,亲了又亲。

韩阳光迟了一步,但还是凑过来,抱过珍珠。

“姑姑想死了。”

……

晚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大人孩子坐的满满。

饭菜很丰盛。

兔子肉,咸肉炒毛豆,炒青番茄,麻辣豆腐。

红烧鱼,炒小河虾,蒸茄子。

杨秀娥开心地笑着,筷子指着一道道的菜。

“炒青番茄,是玉英做的。”

“她知道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