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祠能够让生者的情感有一个寄托的地方。
各郡建立学堂, 则是为了以后统一六国做打算。
虽说,秦国识字率不算低,可是能做官的不多。
将来统一六国,秦国现有的官员储备绝对是不够用的,到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任用那些六国旧人。
对于六国的稳定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且短暂。
王兄在世,他们心存畏惧,会和秦朝中枢维持表面的君臣关系,可一旦有所变故,这些人都会成为秦国的隐患。
本就是六国旧人,与秦国不一条心。
提前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到时候每设立一个新的郡地,便安排官员接手当地吏治。
若是担心与当地风俗相悖,也可以找几个还算听话的六国旧人,共同治理,三五年后,秦国官员熟悉事务后,便全权接管,让六国旧人一边凉快去。
“李斯做了廷尉,冯去疾便升为御史大夫吧,这件事我会和王兄去信征得同意。”
成蟜说是来找二人商量,实际上只是通知二人,所有事宜他已经想清楚了。
他看着诧异不解的两人,为他们解释道:“修建英烈祠是在咸阳,动用款项以及监造官员出问题的概率较小,而各郡建造学堂,则一定会出现利欲熏心的官员,将朝廷的款项挪作他用,或者是装进自己的口袋。”
“若真是如此,便违背了今日所议之事的初衷,让冯去疾做好监管督察百官的职责,莫要让国库的财帛浪费,也别让那些蠹虫咬坏了大秦的根基。”
王绾安静听着成蟜把话说完,在心中默默估算完毕,说道:“修郑国渠,建驰道,还有大军开销,国库负担沉重,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完成公子所说的这些事情。”
王绾的意思也很简单明了,他不认可英烈祠和学堂的重要性,上述三件事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国库的财帛理应用在上面。
至于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等同于直接说国库的钱一分不动,这些事也一点做不了。
“我会吩咐下去,让知笙楼、连胜坊、羽升阁,留下必要的经营资金,其他的全部送入国库,用来修建英烈祠和学堂,三年之内完成即可,我不催你,但若是到时候完成不了,丞相大人就要为家里人想想退路了。”
成蟜明目张胆地威胁起来。
他不会因为王绾年纪大了,还是丞相,就对他区别对待。
而且,成蟜所说也不是威胁,他是真的会这么做。
你说没钱,那就给,说短时间不行,那就放宽。
这要是还完成不了,成蟜就要斟酌一下,该怎么向王兄说明,他选的这个丞相,其实是个酒囊饭袋。
缭就坐在旁边,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想法。
当所有事情都落在丞相头上的时候,他乐得看见。
前线的战事,他会结合最新的情报,和秦军各部的位置,做出一份新的预测,送到秦王身上。
“英烈祠划归国尉府,负责管理的吏员,由国尉府从伤退将士中挑选。”
还好还好,这件事不难做。
缭轻轻地舒了口气,应下成蟜的吩咐。
“现在,就请你们把今日所议之事,形成为文牍,回头送到王兄那里,另外劝说王兄战事见好就收,王齕之处,来日方长,待到来年再报。”
王绾和缭面色痛苦的看向成蟜,倒不是他们写不了,也不是说大王不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