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智者邓府对弈·子墨舌战群儒(1 / 2)

昨夜子墨趁夜色返回现代世界,匆忙取回所需之物。今晨尚在梦乡中,便被星彩儿唤醒。彩儿之祖父邓禹与父亲邓震,闻得刘睦疯病已愈,加之子墨近日锋芒毕露,其种种惊人之举已在刘庄近臣中传开,尤其是身为太尉的邓禹,对此尤为关切。故今日之会面,子墨已无法再行推诿。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氏,乃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与政治家,位居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早年于长安结识刘秀,两人一见如故。及至更始帝刘玄登基,诸多豪杰皆举荐邓禹,然其坚辞不受,直至刘秀出使河北,邓禹策马追赶至邺城,投身其麾下,力劝刘秀以河北为根基,广纳人心,伺机问鼎天下。刘秀称帝后,邓禹受封大司徒,领酇侯,食邑万户,后更获封高密侯,位极人臣。

尽管子墨早已熟读史籍,对邓禹其人及其性格特质了然于胸,然此刻即将面对这位老谋深算的智者,心中仍难免忐忑。毕竟,置身庙堂之外,不慕权贵,弃他人梦寐以求之高位如敝履,此种境界非寻常人所能企及。此事今日需得妥善解释,子墨暗叹一口气,摇摇头,心中默念: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吧!

抵达邓府,邓禹与邓震正于中堂品茗。星彩儿已先行至后堂拜见母族。子墨步入厅内,只见除邓氏父子外,空无一人,连侍婢丫鬟也不见踪影,顿感气氛肃穆,仿佛面临一场审讯。他心中一紧,疾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礼。

“孙婿拜见祖父大人,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子墨,起来说话。”邓禹慈眉善目,示意子墨起身。

子墨依言起身,落座后,邓禹开门见山:

“子墨,《永平国策》之擘画,是否出自你手?”

“是。”子墨垂首应答,严谨有度。

邓禹续问道:“设立中书台、设置中书令之议,亦是你献于皇上?”

“是。”子墨坦诚应对。

邓禹目光犀利,语重心长:“皇上秘密设立暗卫与情报机构,独与你密谋,且你身居指挥使之职,是皇上屈尊以胁迫你担之,你为避朝堂纷扰,竟向皇上提出黑木门以江湖帮派之形隐匿于世。子墨,你胆子忒大,可知朝局暗潮汹涌、一旦不慎惹怒新皇、其手段是有狠辣?你不怕牵连家族,惹火烧身吗?”

邓禹饮一口茶,语调略缓:“年轻人有才,当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施展抱负,为何偏要这般畏畏缩缩?我邓家岂需你如此行事?《永平国策》老夫颇为赞赏,中书台之设亦合时宜。你既有如此才智,加上我邓家之势力,位列三公指日可待,何以不思进取,偏要做些见不得光之事?你有何说辞?”

子墨闻此言,内心稍安,料想邓禹所虑皆在预料之中。他从容答道:

“祖父大人勿怒。晚辈深知您对我寄予厚望,感激您平素的提携与激励。然我虽立寸功、进入朝堂不过一小吏耳、屈居人下而难展胸中所学。正因不愿涉足朝堂争斗。其中复杂险恶,一旦涉足,恐身陷囹圄,误我年华。我更看重家庭,愿多陪伴家人。我具备为相之能,这一点您与皇上皆深知。然于我而言,权力并非唯一追求。我渴望真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为朝廷为百姓谋福利,使普天之下黎民皆能安居乐业。唯有如此,我方能更好地照顾家人,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我尊重您的观点,亦理解您希望我在朝中有更高地位。然我愿依个人意愿生活,以我之方式另辟蹊径为大汉贡献力量。我相信,这种方式同样能实现我之人生价值。”

听罢子墨之言,邓禹与邓震交换眼神,邓震接话道:

“子墨,你这倔脾气,先皇在时你便屡拒官职,如今三年过去,你仍旧如此。唉!”

邓震又问:“你的方式报效朝廷、造福民生,具体是什么方式?打算如何实施?”

子墨明白,二人关心的实则是他未来的计划与构想。于是,他将黑木门之事娓娓道来,详述其创立初衷、目的、功能、组织形式以及以民间身份存在的理由。

邓禹与邓震静静聆听,脸色逐渐缓和,待子墨讲述完毕,两人不约而同地赞许。

邓禹抚须而叹:“深思熟虑,高瞻远瞩,预事于未然,胸怀大局,布局巧妙,奇谋妙策,实属难得!”

子墨心中暗忖:此特务系统集后世千年智慧之大成,纵邓禹老谋深算,亦不得不叹服。

邓震亦赞道:“确大有可为,既利于社稷,又能远离朝堂纷争,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我今日方领略其中奥秘。”

邓震言毕,邓禹点头赞同。此时,丫鬟奉上热茶,众人饮茶之际,邓禹开始为子墨剖析朝廷现状,预测未来局势走向。子墨闻之,深感钦佩,邓禹所言与历史走向大致吻合,足见其军事家与政治家之名实至名归。邓禹又叮嘱子墨应注意防范哪些方面,并承诺凡涉及朝堂之事,邓家定会全力庇护。

此刻,子墨唤入金童玉女,二人依次向邓禹、邓震恭敬行礼。邓禹对金童力搏狼王之举大加赞赏,对这对曾孙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随后,子墨示意张龙呈上精心准备的礼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子墨手中捧着一只紫檀木雕琢而成的精巧盒子,内里盛载一本厚重之书,他以极其敬重的姿态,双掌托举过顶,禀言道:“祖父大人,此乃童儿家师,一位避世修真的老神仙赐予晚辈之《战略经要》。孙婿研读之余,亦融入己见。适逢今日拜谒祖父,特耗数日光阴,亲笔抄录此奇书,以表孝心,望祖父大人笑纳。”

金童闻此,再度愕然,犹如石化般静立。

此书实为子墨在现代社会图书馆任职十数年间,遍访全球各地文献典籍与档案资料,悉心搜集、归纳整理出的军事战术精华。他精选符合当下时代特征之战例,辅以深度剖析报告,凝聚心血,汇成此书。幸而子墨身为军人,素来热衷研习古今中外各类军事理论,平日勤于笔记,故能如此迅速且完整地呈现出这部震撼世人的兵书。

邓禹闻听,不禁大喜。他素来痴迷兵法,常召部属一同演练各类战阵,尤因当年遭赤眉军挫败,痛失大司徒之位,此后更是废寝忘食,苦研各类军事理论,却始终未能觅得合乎心意之兵法。此刻,邓禹接过紫檀木盒,急不可耐地抽出兵书,仅瞥一眼篇目,便霍然起身,仰天大笑:“老夫寻觅多年,终得偿所愿矣!子墨,你我心有灵犀!”言罢,不顾旁人,径自步入书房,沉浸于书中世界。

趁此间隙,子墨又呈上第二件礼物——一柄以现代社会合金钢锻造的宝剑。剑鞘镀金,熠熠生辉,几乎晃花了邓震的眼。邓震急不可待地抽出剑身,剑光如银,再次刺亮他的双眸。邓震信手挽起一道剑花,喜形于色:“贤婿深谙吾心,此神兵利器,恐大汉疆域之内难觅其二!”他满心欢喜,未及询问宝剑来历,便径直奔赴自家练武场,欲一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