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一定行的(1 / 2)

2003年的夏天雨水有些多。

到了五月底,六月初更是天天下雨,总也不见晴的时候。

秦三娃就在这有些湿冷的雨水中,向司马达请了几天假,准备参加高考了。秦三娃这段时间都在往山里钻。科考项目各种繁杂的事情,忙得他像个陀螺一样。谁也没有看见他,在备考上花多少时间。因此,当听说秦三娃要去参加高考,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些人甚至都在想,秦三娃怕是在白折腾。

不过,刘燕和丑女却对秦三娃很有信心。断断续续算下来,秦三娃已经备考了快两年了,也是到了他该如愿以偿的时候了。面对人生的重要时刻,秦三娃自然非常紧张。高考毕竟不是竞聘,和他一起过独木桥的人是那样的多。而且,秦三娃作为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成年人,与那些在学习氛围浓重的校园里,一门心思只管学习和考试的学生们,还是存在了很大差距的。

“你的准备已经很充分了,别怕,一定行的!”

为了陪同秦三娃一起面对高考的压力,丑女索性住在了佛坪,陪着他参加高考。丑女虽然是好心,可还是无形中给了秦三娃很大的压力。刘燕则表现的很平淡,在高考前,她跟秦三娃聊了一回,帮她梳理了一番考点,便不再和他联系。仿佛是在避嫌,又像是觉得秦三娃胜券在握,不用再操心了。

另外,国家考虑到气温逐年升高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在社会各界建议下,从这一年开始将高考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由去年的7月7号到9号,改到了6月7号到9号。这让在校园中备考的学生和老师们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对秦三娃来说,却并没有多大影响,不过,是让他实现理想的时间提前了而已。

2003年6月7号早晨,秦三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考点。考点设在佛坪第三小学。为了让秦三娃提前适应环境,丑女昨天已经拉着他来这里看过考场了。因此,秦三娃看着校园中的一起,并不感到陌生。

走进考场的那一瞬间,秦三娃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那声音如战鼓般在胸腔中回响。他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将内心的紧张与不安随着呼出的气息一同排出体外。

教室里寂静得落针可闻,唯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有节奏地敲打着窗户,仿佛大自然特意为这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试奏响的一曲别样伴奏。

当老师将试卷轻轻放在他面前时,秦三娃的手指不经意间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冲破胸膛。但多年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练就的沉稳,让他迅速回过神来,目光如炬般专注地浏览着语文试卷。

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熟悉的题型,古诗词默写、阅读理解、作文题目……

他紧绷的神经像是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慰,稍稍放松了些许。奋笔疾书间,秦三娃的思绪犹如脱缰的野马,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肆意穿梭。

那些曾经在无数个夜晚,伴着昏黄灯光背诵的古诗词,此刻如同一串串灵动的音符,自然而然地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

他记得自己为了理解一首唐诗的意境,反复查阅资料,逐字逐句剖析诗人情感的情景;他也记得自己精心积累的那些作文素材,从名人轶事到生活感悟,每一段都饱含着他对文字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此刻,这些积累都成为了他笔下的有力武器,帮助他在考场上披荆斩棘。

然而,当数学考试的试卷发下来时,情况却急转直下。难题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接踵而至,一道复杂的函数题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他面前。

秦三娃眉头紧锁,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间在一分一秒无情地流逝,焦虑感如同藤蔓一般,迅速在他心底蔓延开来。

就在他几乎要陷入慌乱之际,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刘燕那温和而坚定的面容,她的叮嘱仿佛在耳边响起:“遇到难题不要慌,先放一放,稳住心态,后面的题目也许会给你灵感。”秦三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果断跳过这道难题,继续往后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