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兵发辽东(1 / 2)

明末封疆 杰木 1758 字 11天前

魏渊在后世时对赛马很感兴趣,因此读过不少关于马匹的介绍性文章。其中有一篇他印象深刻,文章里介绍人相对于马而言,在散热调节上有着十分巨大的优势,可以说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长距离奔跑的物种之一,而且两足类的哺乳动物在奔跑时的消耗要远低于四足类动物,人类强大的心肺功能保证了人类在长距离奔跑中足以战胜看起来速度要快上许多的马。而有了自行车这种提高效率的工具之后,在长距离运动中,马匹更是不足以同人类相提并论。

一个普通人骑行自行车的速度大概是20公里每小时,按照常规行军速度的话,一天行军8小时那就是160公里,当然这是在理想路况下。而骑兵的行进速度,以世界最强的蒙古铁骑为例,一天的平均行进速度也不过95公里左右。尽管明代的官道路况堪忧,士兵们骑行自行车时的颠簸可想而知。可不论怎么说,如果行军中有自行车的辅助,对于行军速度来说绝对是质的飞跃,小小的两个车轮可以极大的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

众人品味着魏渊的话,仔细想想都深以为然。的确,即便是赤兔那种宝马良驹,在连续奔跑数个时辰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疲惫状况而导致速度下滑。骑自行车的话,无疑在长途行军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魏渊接着说:

“不仅如此,自行车轻巧便捷,在一些战马难以通过的密林沟壑处,自行车也可以轻松推过。而且使用自行车便少去了携带军马草料的负担,无形之间更是提高了行军的效率。”

魏渊这一席话讲完,自行车的优势一览无余,众人也纷纷由衷的佩服起魏渊的远见来。孙传庭接过话茬道:

“大人这话倒是在理,可要想提高行军效率的话,自行车就必须在全军实现配给。就目前来看,只怕要想做到这点难度太大了。”

听罢孙传庭的话,魏渊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孙将军你猜猜,今日为何没有见到王徵、宋应星与范尼三人啊?”

孙传庭微微一怔道:

“难道他们三人正在赶制这名为自行车的物件吗?”

魏渊不置可否的点头笑了笑,并没有答话。

孙传庭猜的不错,此刻王徵、王宋应星和范尼三人正在京郊的工厂作坊内对已经完工的自行车进行着最后的校正。

原本这自行车的雏形早在魏渊离京募兵之前便已完成了,明朝工艺做出来的自行车也得到了魏渊的认可。后来皇帝急令魏渊领兵远赴辽东助战洪承畴,魏渊第一时间修书一封,以800里加急的速度赶快命令王徵、宋应星、范尼三人不惜一切代价赶制自行车。当时京城方面急需大量的银子支持,还是黄轩急调各地远东商会的基金北上,这才为赶制自行车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当时黄轩只知道京城方向要钱要的急,可他也不知道这笔钱究竟干什么用了。今日听了魏渊与孙传庭的对话,黄轩这才意识到,原来大把的银子都用在制作这自行车上了。

截止到魏渊回京的当日,王徵、宋应星指挥着上百名京城的能工巧匠紧赶慢赶的制作出了近1000辆自行车,魏渊等人说话的功夫他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校对。

出征前的最后准备只有三天时间,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魏渊对出征前的粮草物资、以及军火器械的调配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安排完所有的出征事项,回到府上之时天已经完全黑透了。

魏渊来到府门前,瞧见几个下人正搭着梯子更换府门上的匾额。原来武平伯府字样的牌匾被下人们小心翼翼的摘了下来,书写着“安东侯府”四个流金大字的匾额则被高高挂了上去,魏渊在门前注视着安东侯三个字陷入了沉思。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自己当上了这安东侯,可有多少人为此成了悠悠坟冢内的无名之骨呢?想到这,魏渊只觉得眼前的安东侯三个字仿佛字字都在向外渗着血渍。他轻轻闭上双眼,为过去那些战友或是敌手默默祷告着。

下人们见侯爷回来了,都很是恭敬的行礼问安。魏渊一进家门便迫不及待的前往后院,看望妻子月娥以及尚未谋面的宝贝儿子魏子澄去了。

月娥看着如同小孩般笑的合不拢嘴的魏渊劝说着。

“夫君,快把澄儿放下来吧。你抱着他转来转去足足都有半个时辰了,也该休息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