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魏渊才初步将保皇会的各种规章制度整理完毕。看着写在宣纸上厚厚的一沓纪律规定,黄轩无不感慨的说道:
“这些要求如果都能实现的话,保皇会必然会不同凡响的!”
魏渊伸了一个大懒腰,边扭动着脖子边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令不能行。只有先把规矩都定在前面,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将保皇会置于良好的平台上健康的发展壮大下去。”
黄轩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窗外阳光下渐渐融化的积雪,魏渊淡淡的说:
“冰雪将融,新生的春天就要来了。”
武平陈旧的城墙在入春之后就如同盛开的桃花一般换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到处是用红色布条张贴的大字报,到处可以听到“外御鞑虏,再造中华”的响亮口号。武平城的军卒迈着整齐的步伐,有条不紊的在城中巡视着。
张春亮是武平军第一镇第三营第四处第二司第五队的队长,整个武平城内的军队按照魏渊之前的规划进行了重新的改编,共设有一镇。魏渊将原本介于“营”与“司”之间的“局”变成了“处”,当武安国追问魏渊变名称的理由时,魏渊很随意的回答了一句“叫着顺嘴而已。”
此刻张春亮昂首挺胸的带着手下的一队弟兄共计十二人进行着巡逻,今天的他较往日里显得精气神足了许多,他的头昂的很高,胸脯挺得笔直,一边巡逻一边带头喊着响亮的口号。迎面张春亮碰到了同属二司的三队队长关震,由于两人是同乡,又是同岁,如今又在同一司内担任队长职务,因此二人一见面免不了相互攀比一番。
张春亮离着老远就看到了关震,他先是示意手下的军卒立正休息,紧跟着张春亮迈着大步仰着脖一脸得意的来到了关震的面前。
“哎!小关子,看看这是啥?”
说着张春亮使劲耸了耸右胳膊,一条红色的袖标系在他的肩膀上显得很是惹人注目。这条红色的袖标呈长方形,大红色的袖标上用鎏金色绣着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是保皇会的袖标?!你小子大字不识一箩筐也能入会?”
看着关震一脸的惊讶与羡慕,张春亮摇着脑袋得意的说道:
“我可是每个晚上都去刘先生那里学习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是也!”
魏渊为了提高手下军卒的文化素质,以司为单位专门开办了辅导班。由那些郁郁不得志的秀才们担任文化先生,即教军士们识文断字,又向他们灌输保皇会的理论思想。张春亮口中的刘先生就是二司的文化先生。
关震狐疑的看着张春亮半天。
“就算你懂些文字就能加入保皇会了?这袖标该不会是你自己做的吧。”
“嘿嘿,老子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这么轻易认输的。来,让你开开眼。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张春亮从怀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个红色的小本子,封皮上用鎏金字体写着保皇二字,关震见状急忙将本子夺了过去。
“哎!你小子轻着点,别给我弄坏了。”
打开小册子的第一页,上面清晰的写着张春亮所在部队的番号,在第一页的尾处赫然写着“魏渊赠”三个大字。
张春亮凑到一旁得意的介绍着:
“这可是指挥使、哦不,是会长大人亲自题的字哦!”
这下关震是真的被震到了,如今的武平军,能加入保皇会那是一件万分荣耀的事情。光是第一关通过文化课程便难倒了不少斗大字不识几个兵士们,通过了文化关还有思想考核与业务考核,最后则是要通过司代表的亲自面试。代表是魏渊在军中设置的专门负责保皇会事物的人员,最基层的一级是司代表。
因此能够加入保皇会除了让人倍感光荣之外,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看着关震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张春亮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乐呵呵的拿回了自己的小册子,语气中满是自豪的说道:
“本会员要继续巡逻了。”
说罢他扬了扬手中的小册子朝着手下的军卒高声喊道:
“继续前行!”
不一会儿,“外御鞑虏,再造中华”的嘹亮喊声就再次响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关震悻悻的说:
“老子也得加把劲了,赶紧争取入会才行!”
张春亮的队伍刚刚走出几步远的距离,突然街道上传来了阵阵马嘶之声,上百名骑兵呼啸而过。张春亮及其手下军士赶紧靠边站立,驻足行礼。这一队骑兵,各个身穿银色棉甲,每人的右臂上都佩戴着红底金鹰袖标,一路之上不少军士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待到这队骑兵远去之后,一名军卒小声的向张春亮问道:
“队长?这些人是哪个营的?怎么全部都带着金鹰袖标啊?”
张春亮的眼神久久没能从这队远去的骑兵身上收回来,他无比崇拜的回答说:
“哪个营的都不是,他们是金鹰卫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