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点首尾事(2 / 2)

杨林这次来是把台岛的情况详细汇报一遍,杨元奇到江南已有一个月,前面因着船队的事,大家都没烦他。现在左右不过是个等,有些情况大家陆续就报过来。杨元奇再不多管杭州事,他也是元幸的亲哥哥,杨家内部没有争议的少家主。

杨家在台岛的港口是在北部桃园,这个港口发展很快有个重要原因,它某种程度替代了福建路,以前广州到明州的航道路过福建路,现在浙江南路的船队多了一个选择,也可以停靠台岛。明州市舶司出海的船只一大半其实走的是日本和高丽,往南下的相对要少,这几年杨家加入带动了一部分人,台岛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福建路没有阻挠浙江南路南下航运,却也不能指望给予浙江南路帮助。

杨林说:“台岛就西面这一小带地势平缓,整个台岛实际以山脉为主。当地土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桃园港口生活物资还是多靠海运,最发达的也是海贸。杨家在那里缺的其实不是海员和水手之类的,而是山地治理方面的人,准确点是得有足够的武力压制其他人,也有大山里的人。”

杨元奇问:“怎么信函中你们从没说起。”

杨林道:“杭州商议过,一来台岛港口作为停靠点现有发展足够支撑,海事上只能杭州解决;二来熟悉山地的人西北也紧缺。就略去了这一节。”实际台岛高山族和西北横山族非常类似,高山族是一个统称,小小的台湾山脉里面生长着很多土着。

杨元奇说:“你觉得要多少人,总要列个章程来。”

杨林道:“人其实不用很多,四五十人就成,其他本地招募就好。”

杨元奇说:“不可能从军队招募人给你,只能是一些退伍人或者有心南下的壮丁。”

杨林一听大喜,要知道故土难离,要让人跑去一个海岛这是得做动员的。

杨元奇道:“这事回头等元幸回来,你们几个商量好再报去西北就好。”

杨林点头,然后又疑惑的问:“大少你不等二少爷回来了?”

杨元奇说:“我待不到一个月了,我是告假过来的。元幸这个月怕是回不来。”哪怕他现在北返,到广州至少半个月,那里总要停留几天,然后北上,风向还不对。算来算去时间不够,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他们两兄弟这次怕是难以谋面。

杨林一叹:“有点可惜,你们两兄弟很久没见了吧。”

杨元奇说:“出了这次事,谢姨该会唤他回去一趟了吧。”

杨林道:“这次我让杨远营跟着少爷北上。”杨远营是杨林的大儿子,亡妻所生,小凤仙对他视如己出,关于留在杭州还是北上两个人一直有争议。小凤仙更希望他在身边,杨林却是想他去大西北。这是一种相互的谦让,跟在杨林身边怎么说都会更亲近好继承家业。最后还是杨远营决定北去定边,那里是杨家的大本营。

杨元奇笑道“你们商量好了?他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