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量化交易(2 / 2)

无论是基金形式,还是个人形式,凡是采用量化的,其背后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而是团队。个人炒股,无论再天才,都有精力瓶颈。

我们看到很多大佬规模大了之后,都组建团队,或者来复盘,或者盘中提醒,或者基本面挖掘,或者做其他研究。

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和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个人再聪明才智,总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团队的作用就变得不可替代。一些游资朋友建立核心小群、语音群,其作用就在这里,其意义就是虚拟团队。

量化公司,或者这样说,凡是使用量化者,无论是大户还是基金公司,无非是团队化运作。

人家是一群人,还辅助软件,算法,和机器。即使不是量化,不是软件,不是机器人,就一堆比你聪明又比你人多的人一起复盘研究、一起商讨策略、一起盯盘、一起互相提醒,更甚至一起用资金来拉升某个股票或者某个板块,都具有个人无与伦比的的优势。

团队和组织形式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无论如何,你喜欢也好,反对也罢,我们已经进入与量化共舞的年代。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在这里研究量化,剖析量化,不是妖魔化,不是反对,也不是盲目恐惧,而是知己知彼。研究它的优点,学习它。发现它的习性,回避它的攻击。然后学会在机器人年代,做好投资程序化交易,为什么相对于主观而言容易成功?

其一,首先要从人性的弱点说起。

人在不确定性面前,都有恐惧的心理, 比如,你连续亏5笔,你还敢继续赌下去吗?人可能不行,但是计算机可以,因为计算机早已算出就算连亏5笔,我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赢的,但是人很难做到,没有时间的积累是无法做到的,所以执行力强。

其二,计算机能够使用庞大的历史数据验证交易思路是否有效。

程序化交易就很简单,只需要将自己的交易思路编写出来,通过庞大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其有效性。

量化程序交易近几年一直都有,大部分私募基金都在使用,贡献了一定的成交量,只要不太过分影响市场,造成巨大波动。

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会加大市场波动。

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最近两年,就吃到了量化交易缺少监管的苦果。

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实行近半年,此次进一步释放了规范量化交易的信号,要求“先报告、后交易”,同时加强行情授权管理。

这是强监管、规范化和透明性的体现,能够减少量化专业交易者优势,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推动市场的公平发展。

通过量化交易报告等机制,市场中的信息将更加公开透明,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投资者能够基于更加真实、全面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加强杠杆类产品的监测与规制,防止短时间内出现踩踏等,能够减少市场的异常波动,维护市场的稳定,为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监管部门表示,未来相关量化交易监管举措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并充分加强与市场各类投资者沟通交流,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规范量化交易,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几大交易所将综合施策,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并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上所表示,将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明确沪港通北向投资者的报告安排,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米云在券商工作的十年就知道量化交易,经常会帮营业部的运营查询交易数据,基本上都是半年一查,在2023以后,有些营业部的客户要求每月一查,一个客户每月的交易笔数大概200万条数据,每天交易两三万笔,营业部对账单打不出来,营业部柜员电脑一查客户的对账单就会死机,不得已求助总部支持,米云差不多在后台数据库坚持了一年手工出月度电子对账单给营业部,这是米云工作中接触到的量化交易数据,主要听专业人士的解读,米云个人理解可能没那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