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来的大人要大兴科举,是真的吗?"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道。
李阳点头:"确实如此。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出身如何,都有机会当官。"
年轻人眼前一亮:"那敢情好!我爹就常说,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就是缺少机会。"
另一个中年人插话道:"别光说这些虚的。我就想知道,新朝廷能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这些年来,匪患严重,我们都不敢走远路做生意。"
李阳正色道:"这正是新朝廷最关心的问题。我听说,已经派出精兵强将,专门剿匪。相信不久之后,就能还大家一个太平盛世。"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称是。
就这样,李阳走遍了江南大大小小的城镇,亲身体察民情,倾听百姓心声。每到一处,他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政策,解决问题。
巡视归来,李阳立即召开朝会,宣布了一系列新政。
"自即日起,"李阳沉声宣布,"江南各地税赋再减三成,以助百姓渡过难关。"
"其次,拨款十万贯,专门用于兴修水利,保证来年丰收。"
"再者,科举名额增加一倍,特别是对偏远地区,要给予照顾。"
"最后,组建巡防队,专门负责剿匪安民。队长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以取信于民。"
这一系列政策一出,立即在江南引起了巨大反响。百姓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然而,就在李阳的新政刚刚开始推行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主公!"赵云匆匆跑来,"探子传来消息,周瑜似乎在暗中串联江南世家,意图推翻我们的统治!"
李阳闻言,非但没有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我正愁找不到机会收服这些世家呢。周瑜这是在给我们送机会啊。"
他转身对诸葛孔明说道:"孔明,你立即拟一道檄文,就说我们已经掌握了某些世家勾结外敌的证据。不过,念在他们世代忠良的份上,只要主动认错,一律既往不咎。"
诸葛孔明恍然大悟:"主公此计,可谓一箭双雕。既能打击周瑜的图谋,又能收服世家。"
李阳点头:"不错。安抚民心,不仅要得到百姓的支持,还要收服士族。只有上下一心,我们的统治才能真正稳固。"
就这样,李阳用他独特的方式,逐步赢得了江南民心。从普通百姓到地方士族,都开始认同并支持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