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永历死南明亡(1 / 2)

前文我们曾提及那惊心动魄的咒水之难,在此劫难之中,以沐天波为首的众多大臣们不幸殒命。此时此刻,永历帝身旁除了那位被马吉翔打折了腿的总兵邓铿之外,便仅仅剩下一些妇女、孩童以及太监了。

然而,即便已经将南明的大臣们杀戮殆尽,残忍无情的缅甸国王却依旧不肯善罢甘休。他继续派遣军队,对南明的人员展开了大规模的血腥屠杀,就连尊贵无比的皇族成员也难以逃脱这一劫难。最终,经过一番惨绝人寰的屠戮之后,仅剩下区区三百多名妇孺得以苟延残喘。

可是,这些幸存者的命运同样凄惨无比,可谓生不如死。他们与永历帝、太后、皇后、太子还有寥寥数名太监一起,被囚禁起来长达三日之久。在这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他们不仅得不到丝毫食物果腹,甚至连一口清水都无法饮用。整整三天过去后,永历帝等人终于被释放出来,虽然获得了返回驻地的许可,但缅甸方面仍旧拒绝向他们提供任何食物。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世间之事往往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就在那永历帝尚未能完全稳定心神之际,一道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骤然传入他耳中,直惊得他面色煞白、心跳如鼓。

原来,清军在势如破竹地占领云南之后,主政此地的洪承畴竟因财政吃紧而迫于无奈,只得暂时延缓军事行动。本以为这会给南明政权带来一丝喘息之机,然而命运却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

未过多久,洪承畴又突患重病,且病情日益严重,最终竟是双目失明。如此一来,这位昔日威名赫赫的重臣也只能心有不甘地返回京城养病养老去了。随着洪承畴的离去,整个云南地区的军政要务便尽数交予了吴三桂署理。

这吴三桂可是个野心勃勃之人,甫一上任,便急欲立下不世之功以彰显自己的能力与威望。于是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出兵缅甸,誓要一举歼灭李定国和白文选所率之残部,并将那逃亡在外的永历帝捉拿归案。

公元 1661 年三月,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中缅边境之上。清军如汹涌的潮水般越过边境,气势汹汹地向着南方挺进。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敌军,李定国率领残部向东逃窜,试图寻找新的生机;而白文选则向北撤退,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清军的追击,惨遭失败,并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

此时的吴三桂,志得意满,他深知胜利在望。于是,他亲自提笔给缅甸国王写下一封言辞犀利的书信,劝其乖乖交出永历帝,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战火,导致生灵涂炭。收到吴三桂来信的缅甸国王,心中不禁一沉。他清楚地知道,以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强大的清军抗衡。更何况,他可不愿意为了一个流亡在外的明朝皇帝,去牺牲本国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自身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就在同一时刻,身处缅甸的永历帝也得知了吴三桂已经率军入境的消息。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已陷入绝境,他深深地感到大难临头。在惶恐不安之中,永历帝决定放下最后的尊严,亲手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回忆起大明历代皇帝对吴家几代人的厚待,字里行间充满了哀怨与乞求。他写道:“朕的祖上对你吴家可谓恩重如山,你吴三桂即便与我本人毫无交情可言,但至少也该念及先帝们对你家族的隆恩吧?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非要将我赶尽杀绝不可呢……”然而,这些凄楚的乞怜之语对于铁石心肠的吴三桂来说,就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丝毫不能打动他那颗冷酷的心。

永历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也是顺治皇帝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公元 1661 年十二月初一这一天,清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缅甸都城的近郊。缅甸国王听闻这个消息,顿时大惊失色,惶恐不安。他深知清军的强大实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在经过一番紧急商议之后,国王赶忙派遣使者,毫不犹豫地交出了永历帝。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一对缅兵神色匆匆地来到永历帝的住处。他们满脸焦急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清军已经步步逼近,我军正在拼死抵抗,但形势危急。为保您的安全,请随我们到别处暂避风头吧。”话未说完,这些缅兵便不由分说地簇拥着永历帝和太子,急匆匆地离开了住所。

一行人走不多远,便来到一条宽阔的河流边。只见河面上波光粼粼,水流湍急。缅兵们小心翼翼地护着永历帝和太子渡过了河,然后将他们交给了另一队等候在此的人马。原来,吴三桂心中有所顾虑,担心永历帝会在途中选择自尽以全名节。于是,他特意派出了刚刚投降的明朝将领前来迎接永历帝,希望能稳住局势。

永历帝对此毫不知情,见到熟悉的明朝将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喜悦之情。他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依靠,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境。然而,当他们一路前行,最终到达吴三桂的大营时,永历帝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此刻的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却又无计可施。面对吴三桂那得意洋洋的面容,永历帝只能暗自叹息命运的多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元 1662 年,正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际。然而,对于南明政权来说,却是一个充满阴霾与绝望的时刻。就在三月十二日这一天,清廷的四位辅政大臣假借着刚继位不久、尚显稚嫩的康熙帝之名,向天下郑重地宣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们成功擒获了永历帝!

此讯一出,朝野震动。而吴三桂,这位在平定西南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也因其卓越功勋,得以晋封亲王之位,可谓荣耀加身。

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永历帝及其家眷被押送着来到了昆明城。这座原本繁华热闹的城市,此刻却弥漫着一股沉重而哀伤的气氛。众多百姓听闻永历帝遭遇如此劫难,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位曾经象征着南明希望的君主如今的惨状。

当人们看到永历帝那憔悴的面容和落寞的神情时,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悲痛。人群中有不少人忍不住黯然神伤,轻声啜泣起来。他们对明朝仍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眼见其末代皇帝落得这般田地,怎能不心生怜悯?

然而,这一幕幕悲戚的场景却让吴三桂陷入了极度的担忧之中。毕竟,从云南到北京路途遥远,足有千里之遥,其间要经过无数个州县和关卡。那些仍然心怀大明、同情永历帝的百姓们,以及可能潜藏于暗处的南明残余军事力量,是否会铤而走险,趁着押送途中伺机将永历帝劫走呢?万一真发生这样的情况,自己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岂不是前功尽弃?不仅如此,一旦让永历帝逃脱,势必会给清廷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战乱。想到此处,吴三桂不由得眉头紧锁,开始苦思应对之策……

吴三桂在得到朝廷许可之后,时间来到了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在这一天里,他下达了一道残忍至极的命令——处死永历帝朱由榔、太子朱慈烜以及国戚王维恭之子。

据相关史料记载,就在执行死刑之前,吴三桂曾极力主张对这三人处以砍头之刑。然而,满洲将领爱星阿等一众人士却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尽管永历帝已沦为阶下囚,但毕竟曾经身为皇帝,理应给予他相对体面一些的死亡方式。经过一番激烈争论与权衡,最终吴三桂做出妥协,决定听从爱星阿等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