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统计数量(2 / 2)

于是他果断决定再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公社上报。

果不其然,到下午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公社重新上报了数据。

这些公社原本是不打算理会的,但是听说小河镇公社居然报了十头牛,他们也禁不住诱惑了。

按照今年县里关于农业发展的几项规定文件,不难看出县里在农业支持方面已经在逐渐转变方式,像以前直接给救济粮那样的帮助今后将会很少再见到,可能更多的就是这种拉动性的补贴。

于是,有的公社报了三头牛,有的五头牛,最后下来一共报了五十多头牛。

朱长志在内心悄悄算了一下,已经超出了上河村现有的可出售的黄牛存栏数,这到时候恐怕只能先到先得了。

收集好数据,朱长志将手里的数据整理成表册,拿给田云看。

看见这个需求量远远超出预想,田云也开心,吩咐朱长志务必向各公社和生产传达一个精神,只要只生产队想买牛的,各公社必须无条件支持。

这样下来,就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公社借口因为不想出配套资金而推脱拒绝的事情。

顾展回家休息了一周差不多的时间,终于到了可以拆石膏的时间了,石膏在胳膊上固定了一个月,痒得抓心挠肺地难受。

刘小溪有些担心,她阻止道:“不行咱们再固定上一段时间吧。”

顾展用另一只已经完全行动自由的手拍了拍刘小溪的手说道:“没有事,我感觉真的好的差不多了。“

最后在刘小溪的强烈要求下,顾展还是去了县城的医院,给医生简单的看了一下,才决定拆掉石膏,改为两条竹板缠着纱布的简单固定办法。

看着终于重见天日的胳膊,顾展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了几斤。

这一段时间,他已经把初步建奶牛养殖场的方案写了出来,后面还完善了一些相关产业链的布局。

现在就差一个契机,给田云和朱长志汇报。

改革开放的春风马上就要吹来了,夏县可一定要在这一次的发展浪潮中抓住机遇,获取宝贵的发展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但也说走就走。

就在顾展在家里面想着到底要找个什么理由去见朱长志和田云的时候,赵宝根就急匆匆赶来,说是县农业局打电话找自己。

顾展眼前一亮,对站在门外的等自己的赵宝根说了句“赵叔等我一下”后就钻进了堂屋里,将自己之前写的那些稿子拿了出来揣进怀里。

“你小子,干啥去了磨磨蹭蹭的。”

“拿了个东西,赵叔。”

这个小子一向主意大,有自己的想法,赵宝根具体也没有细问,载着顾展直奔大队部。

电话接起,朱长志洪亮有力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了出来:“小顾,你们的那批牛现在有去处了,咱们夏县各生产大队一共上报了五十多头牛,你看你这几天有时间吗?到县里面咱们具体商量一下。”

“行,没有问题的,局长。”

赵宝根站在电话旁边,朱长志说的事情她听了个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