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林渊论:诸子百家(1 / 2)

林渊朝着华夏界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再有学识的人,都有偏见,更何况林渊。如果有说的不合乎诸君见解的,且听之!”

林渊虽然礼节做到位,没有表现出半点轻视的样子,但是姜维距离林渊很近,他能够从林渊的眼神中看到睥睨诸子百家的傲!

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自信。

姜维心中骇然,林渊的才能有多高,竟然看不上诸子百家。要知道华夏界诸国的治国学说基本源自诸子百家。

诸子不仅博古通今才识渊博,他们更是活了数百年的老怪物,一个个武道实力骇人听闻。

真不会有人以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靠一张嘴就让诸国尊重吧。

此时的林渊已经开始论诸子百家。

“说道诸子百家,就要聊聊王朝兴衰,天下治理。诸子们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君王以他们的学说治理天下。

然而君王治理未能臻至和谐共融之境,则动荡之种必将潜藏其间;所谓的掌权者,不过是暂时维系着表面的安宁,而衰败的阴影终将难以逃脱历史轮回。

这正是孔子将此种状态界定为小安而非大治之所在。百家诸子们亦非不明此理,他们心怀高远,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

【孟子:说的好!我们心怀高远,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体现,不像荀子那斯,竟然说人之初性本恶。】

【荀子:哼,华夏第一喷子,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性可以通过后天引导向善。】

林渊没有理会直播间的讨论,继续说道。

“兵家,往往侧重于应对眼前的困境与挑战,对于长远的根基稳固则力有不逮,无暇深顾。

而儒家、五行家等学派,虽洞悉治理民众需有层级之分,亦明白循序渐进之道,却忽视了人性中固有的自利倾向,想要达到盛世太平,必须激发民众自我奋斗、谋求福祉的动力,而非一厢情愿地设想由上层精英代为规划。

农家、道家,只知道说一些高深的道义,比如无为而治,却不知道国家治理如何进入这样的境界。

……

诸子们寻求改革之道,却又引发了更大的动乱。

……”

“林渊认为,诸子百家学说,一家之言,岂能用来治国!”

林渊的话音结束,整个华夏界沸腾了。

【董仲舒:小子狂妄,以为得到《连山易》就可以否定诸子学说。

我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大一统,天人感应来治理天下。。】

【李斯:我也不赞同先生的说法,我认为法家可以治世,崇法尚刑、轻罪重罚,通过重罚使民众害怕而不敢犯罪,从而保证统治稳定。

集权于中央,反对分封制,力推郡县制,这样才能解决诸侯纷争,保证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葛洪:道家表示不服。】

诸子们反而没有反驳林渊,他们在听了林渊的话,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

【孔子:学生受教了!】

【墨子: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