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徐达的实力就是,一路横推(2 / 2)

但不久后又被张士诚胁迫,率领水师协助攻打镇江。

徐达大军来后,

在龙潭一战中大败陈保二,随后率军包围了常州。

张士诚闻讯,急忙派遣将领前来支援。

常州之役时间长达半年,最终还是以朱元璋一方获胜,攻克下常州。”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春,

一心想要光复大宋朝的义军统领刘福通,被元兵击败,携同韩林儿退守至安丰。

然而就在此时,

张士诚却接受了元政府的招安,并派遣部将吕珍围攻安丰。

朱元璋见状,急令徐达率兵驰援。

徐达不负众望,大败吕珍,成功救出韩林儿,并趁胜追击,进攻庐州。

但元将左君弼顽强防守,

徐达虽全力进攻,却三个月都未能攻克,最终只能撤围离去。

随后,吕珍杀害了刘福通。

张士诚自以为有功于元政府,便向元廷索求王爵,但遭到了拒绝。

张士诚因此自封吴王,意图自立。”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

要想挥师北伐,完成统一全国的伟业,

就必须先清除南方的义军和蒙元的残余势力。

为此,他制定了详尽的战略方针,旨在逐步削弱并最终消灭张士诚的势力。

战略方针主要分为三步:

小主,

第一,攻占淮东地区,剪除张士诚的羽翼,通过攻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宿州、安丰等地,迫使其势力收缩至长江以南;

第二,清扫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对平江的合围态势,攻克湖州、嘉兴、杭州等战略要地;

第三,合围平江,彻底消灭张士诚。

为了迅速且稳妥地执行这一战略,

朱元璋将此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赖的统帅,徐达。

徐达接过命令后,

便开始了对张士诚势力的全面打击。”

“元至正二十五年十月,

徐达被任命为总兵官,与副将常遇春联袂出征,开始了对淮东的征伐。

徐达挥师北上,

很快攻克了泰州、高邮、淮安等地,

同时也在徐州成功击退了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

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悉数落入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张士诚的势力被迫收缩至江南浙西一带,

初步实现了之前制定的第一步灭张士诚的战略目标。”

“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大军继续推进。

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

两人共同统率二十万大军,出征讨伐张士诚。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张士诚以平江为中心,

以湖州、杭州为其羽翼,

抵抗着徐达和常遇春的进攻,甚是难缠。

徐达深知湖州、杭州对于张士诚的重要性,

这两地就如同张士诚的左右臂,

一旦失去,平江将无险可守。

因此,徐达向朱元璋提出了先攻湖、杭的战术建议,朱元璋欣然采纳。”

“徐达率领大军进攻湖州。

面对湖州守军的三路迎击,

他同样分兵三路应战,并派骁将王国定断敌归路。

经过一场激战,湖州守军败退,只能退守城中等待救援。 巅峰青云路

张士诚为解湖州之围,

派遣吕珍等将领率领六万大军前来支援。

他们驻扎于旧馆,远远牵制着徐达大军。

敌羽翼未除又生新羽,

徐达知道若不尽快剪除这些援军,湖州和杭州怕是难以攻克。

于是,他决定暂停对湖州的攻击,

转而派兵夜袭敌援兵营地,

并成功切断了吕珍军粮道。

由于粮草短缺,旧馆的援军士气大降,许多敌军选择了投降。

在成功拿下旧馆后,

徐达趁着士气正盛,迅速转向攻打湖州和杭州。

不久后,这两州也相继被攻克。

至此,张士诚的两大重要支点被拔除,平江已成为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