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法严苛,稍有不慎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割鼻、割耳等。
更严重的,甚至会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
这种严酷的统治方式让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社会也因此变得动荡不安。”
“汉高祖建立大汉后,之所以可以迅速稳定江山,
正是因为他废除了许多秦朝的严苛刑罚,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乱世用重典,盛世施仁政。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最应该做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继续压榨和奴役百姓。
当然,仁政也得区分具体的对象。
对付作奸犯科、贪污腐败之人,只能秉持初心,重典到底!”
苏治的一番话,让秦始皇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最大的问题所在。
商鞅、李斯都是是法家,他对法制,制定的非常严苛。
而严苛的法制,又肯定会造成百姓的怨言,积累无数怨气。
要消弭这股怨气,就要不停地对外发动战争,将矛盾从内部转移至外部。
随着六国被灭,长城修建完成,百越也被征服后,秦国的外部宣泄渠道日渐减少。
可内部的法制并未因此而宽松,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民间的怨气在无法释放的困境中持续累积,最终大夏崩塌,帝国走向了灭亡!
“百姓……”嬴政感觉自己终于抓到了问题的核心点所在。
“三、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备受诟病的一点,也是颇具争议的一点。
秦始皇下令焚书,旨在焚毁不符合官方标准的书籍,
包括《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进行限期交出并烧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项政策的目的是限制私人藏书和对古代文献的研究,防止它们成为批评朝廷的工具。
但这么做,对华夏文化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也使得无数珍贵的思想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坑儒则指的另一事件。
此事涉及两个术士:侯生、卢生。
他们因诽谤秦始皇而被追捕并处决。
秦始皇随后对涉嫌参与诽谤的其他人员进行了处罚,导致四百六十余人被杀害。”
“焚书和坑儒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事件,但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
焚书主要涉及到对书籍的控制和文化清洗,而坑儒则是针对个人行为的不满引发的惩罚。
尽管两者都有严重的后果,但它们不应简单地合并成为‘焚书坑儒’。
后人如此行为,更多的是想加重秦始皇残暴的一面。”
“四、巡游求仙,荒废政事”
“秦始皇晚年迷恋长生不死之术。
因此,一些怪迂苟合之徒如卢生、韩终、徐福、侯生等都便得到了他的重用。
在统一华夏后,秦始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出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些巡游不仅加深了百姓的苦难,还导致朝廷政事荒废,国家治理出现了严重问题。”
“秦始皇本人,便是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
秦始皇死的太过仓促,身边只有赵高一人,这便给野心勃勃的赵高提供了可乘之机。
最终,赵高成功篡改了遗诏,将公子胡亥扶上了帝位!
也为大秦二世而亡,埋下了最大的伏笔!!!”
“???”赵高、胡亥看到这儿,瞬间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