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希望的曙光(2 / 2)

良渚风云 浮生坦然 1214 字 3个月前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些建议,关键还是在于你们自身的努力。”陶婉鼓励道,“我相信,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良渚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学堂里传来了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回荡在良渚城上空。陶婉和滕逸并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滕逸轻声道。

陶婉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一起……”

良渚的日月交替,四季更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在陶婉和滕逸的努力下,一座座崭新的学堂拔地而起,书声琅琅,取代了过去的荒芜和寂静。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论出身,不论贫富,都有了走进学堂,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像一颗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堂里,传来了吴秀才抑扬顿挫的授课声。他如今已成为良渚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桃李满天下。

“吴先生的课总是这么生动有趣!”

“是啊,我以前觉得读书很枯燥,现在才知道,原来知识是这么奇妙!”

小主,

孩子们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求知的渴望和喜悦。陶婉和滕逸站在窗外,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

“教育,果然是改变命运的希望之光。”陶婉感慨道。

滕逸点了点头,深有同感:“是啊,良渚的未来,就寄托在这些孩子身上了。”

教育改革的成功,让良渚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人们不再盲目崇拜权威,开始用理性和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些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新思想,新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这一天,陶婉和滕逸受邀参加一场由郑学政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孔夫子等一些旧派学者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质疑。

“女子读书识字,成何体统?”

“弃四书五经不学,而去学习那些奇技淫巧,简直是本末倒置!”

面对质疑,陶婉和滕逸沉着应对,他们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并阐述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陶婉语气坚定,“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才能让良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陶婉的话,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会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而,就在这时,陶婉的目光扫过台下众人,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脑海,她转头看向滕逸,眼神坚定地说:“不,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