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智者不计毁清誉,愚者方才求良善(九)(1 / 2)

“什么?你要大宋即刻提供,食盐二十万石?”

如果说,辽人急需大批量的步人甲,去支援前线战事,是高俅早在数月前,就给辽人精心设下的圈套,如今么,只不过是到了收获的时刻。

关于步人甲的一切种种,皆在高俅的意料之中。

那么,辽人缺盐吃,那就是纯纯的意外之喜了。

食盐,自汉代以来,便被历代国家列为专卖商品,辽亦不例外。

辽人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在盐池宴上,就对诸部放话,“我有盐池,诸部所食”,一方面,是陈述事实,另一方面,更是恐吓。

辽人国祚绵延数百年,除了金人,并没有发生过太多重大的叛乱,与盐池被牢牢掌握在耶律皇族手里,有极大的关系。

而辽人的盐池,与宋人盐产地很是分散的情况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集中。

据《辽史·食货志》所载,大辽盐产之地,渤海也!

这话说的意思很明白,辽人吃的盐,是海盐,产地集中在渤海地区,如镇城、海阳、丰洲等处,差不多都是围绕在渤海湾,也就是辽国东京辽阳府周围那一片。

当高俅听到萧奉先提出,要大宋提供食盐二十万石,还是要即刻提供时,他的脑中,已经飞速的盘算了起来。

辽人,缺盐吃?!!!

但是,不应该啊!!!

辽人吃的,是海盐,而海盐,那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怎么可能会缺盐吃?

煮海得盐,大海,又不可能真给煮干喽!

那么,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变故,竟让辽人会缺盐吃?

难道,东京辽阳府,有变?

是金人?

不会,就金人那点兵力,就算得了耶律余睹的十多万叛军,也只够在黄龙府一处兴风作乱。

完颜阿骨打若是敢分兵南下,施加给耶律得重的压力,根本就不至于让他一天一封八百里救援信。

而且,黄龙府那边的走马承受,也没有金人南下的情报传回。

那么,这事就应该与金人无关!

至少,是没有直接的关联!

可既然与金人无关,那还会与谁有关?

辽阳府西边是辽人腹地,东边是大海,往北是金人的地盘,往南,是宋人的国土,总不能,是宋人搞出来的花样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身为大宋武官第一人,高俅宁愿相信是辽人窝里斗,也不会相信是宋人在搞花样。

原因很简单,宋人呐,除了他自己,没人有这个胆!

但是很奇怪,以安插在临潢府的走马承受的本事,若真有辽人窝里斗,导致东京辽阳府出现变故,这等大事发生,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传回!

那……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是金人……

不是宋人……

不是辽人……

那,会是……

什么人呢?

饶是高俅满肚子的阴谋诡计,但苦于手头的信息太少,实在是猜不透这辽人缺盐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但猜不透原因,就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高俅知道,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贸贸然开口,不管是答应,还是拒绝萧奉先所提的要求,都是有可能犯下大错的。

所以,心思缜密的高俅,在沉吟一番后,既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明确拒绝,而是讨要起了好处。

“二十万石,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高俅面上故作为难状,但他眼神里的贪婪之色,很清晰的传递给了萧奉先。

果然不出所料!

这高俅,就是个见利忘义的无耻小人!

见到高俅这番惺惺作态的样子,萧奉先心中先是鄙夷了一番高俅的为人,同时又不免对自己的看人本领暗自得意。

“前线战事吃紧,本王愿以市价三倍,不,五倍求购!另外……”

暗自得意的萧奉先,先是以战事紧急作为借口,开出了一个远高出正常市价的条件,然后又挤眉弄眼的说道:“黄金白银,奇珍异宝,只要是太尉开口,本王无所不允!”

他这话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让高俅对外有说得过去的交待同时,自己还能趁机大发一笔横财。

他,这是赤裸裸的,要行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