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寿辰惊魂(四)(2 / 2)

十五从军行 2事无成 1784 字 29天前

见此情形,李元吉果断走上去,抱拳:“公公。”

福公公知道他的意思,立即把位置让开。

李元吉二话不说,一把抓住箭杆,然后身体骤然发力,只听“砰”得一声就把它拔了出来。之后立即转向陛下,躬身把它举到胸前。

陛下知道他的意思,不过并没有伸手接,只说了一句话:“朕不懂,你全权负责就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元吉立即领旨:“臣遵旨。”然后便拿着箭退回刚才的位置。

他一走,陛下立即端端正正地坐回龙椅。

福公公则立马扶起翻倒的茶碗,重新倒了一碗茶,然后恭恭敬敬地递到陛下身前。

陛下没接,而且挥手打发他离开,然后神色复杂地看着前面散落的尸体。

看了一会儿,又把福公公招过来,吩咐道:“这些都是救过朕的有功之人,立即找人把他们抬下去,然后登记造册,姓甚名谁,家庭住址,全部打听清楚,都要一一记录在案。”

“遵旨。”福公公立即跑下御台,找了十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太监,把这些因护驾而牺牲的有功之人全都小心翼翼地抬了下去。

将这些人抬走后,剩下的便是两具行刺者的尸体了。陛下恶狠狠地看着他们,片刻之后突然下令:“去检查一下,看看是谁的人。”

福公公当即慌里慌张地跑过去,他就是这皇宫里最大的太监,所以不管这两人是谁的人,他都逃脱不了干系。

他将两人翻过来,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都很眼生,于是就开始搜他们的身,可是搜了半天也没找到他们的身份牌。这时,他得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于是立即朝他们的裆下摸过去,摸完只感觉身体一松,猛松一口气,于是立即站起来回话:“陛下,他们并不是太监之身,想来应该是今天才从外面混进来的。”

听了这话,陛下也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也是他乐意看到的,因为这至少可以说明宫里面的人还是可靠的。

之后便什么也没说,只是抬起脑袋,透过人缝冷冷地打量着下面站着的一众皇亲国戚和文武重臣。

这些人其实早就想冲上去给陛下问安了,可惜每人身边都有一名侍卫看着,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这个时候,站着不动才是最好的选择,若不然万一做了不该做的,说了不该说的,被当成了刺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管你有多尊贵,都可能会被身边的侍卫给当场斩杀在地。

从这些人脸上一一扫过后,陛下的目光又转到了站在两侧的一众嫔妃、公主、皇子的脸上。其中的重点还是那几个皇子,此时,他的视线此刻当真比刀还锋利,从他们的脸上一一划过去。

这些皇亲国戚、文武重臣、皇子们此时也正透过缝隙紧紧地注视陛下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几队侍卫正在逐一检查着广场上的灯笼,所以就导致光线忽明忽暗的,很不稳定。但是他们依然能从那些细小的缝隙里看到陛下眼里射出的阵阵寒意,他们当即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因为接下来的朝堂肯定要乱了,注定会迎来一波血腥的大清洗。

李元吉此时可没想那么多,只是拿着这支长箭,细细地观察着。

这箭长约两尺,比筷子稍稍粗一圈,看起来跟他之前在铁石骑军使用的军箭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只要看一眼它的箭镞,就立即能发现他们大有区别。跟军箭比起来,这箭的箭镞明显长了不少,而且更尖、更锋利,更夸张的是,它的两个侧面各设置了一个倒刺和血槽,很明显,这就是为了取人性命而专门设计的。

当然,不能说军箭不是用来取人性命的,只是军箭考虑的因素会更多,比如重量、成本、穿透性,甚至还有制作的难易程度等等,所以自然做不了这么复杂。

看着这样的箭镞,想象到它射入身体后的画面,饶是浑身挂满了伤疤的李元吉都会感觉背脊出现了一些凉意。

过了一会儿,楚将军又带着两名侍卫大步流星地跑过来。

简单地抱拳行礼后,立即指着身后侍卫怀里的物件,介绍道:“陛下,臣在那两只龙首里找到了四具硬弩。”

陛下转眼打量了一下,他知道那是弩,不过也没有多看,立即转头看向李元吉:“你去看看。”

李元吉立即将手里地箭矢放在御案上,然后抱拳领命,迈步赶过去。

楚将军这才注意到这个人是李元吉,再看着他随手放在御案上的那支长箭,再次惊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李元吉竟敢明目张胆地拿着利器站在陛下身边,作为楚氏宗族中的一员,作为侍卫亲军的将军,他都不敢而且也不能这么做,于是立即准备出声呵斥,但话到了嘴边还是硬生生地给忍了回去,因为这小子现在可不是一般的侍卫,而是陛下的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