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风起云涌马蹄声 君王社稷雨中行 (五)(1 / 2)

江山美人传 AI雯 1680 字 1个月前

对于慕长生这个说法,赢烈表情越发凝重,甚至忍不住开口打断了慕长生的话,“长生,以往你可一贯主张,边关事大,朝中事小。哪怕是仁帝陛下的一些旨意,你也经常劝我先放一放。甚至为了筹备粮草军械,你不惜让我谎报军情,博取朝廷拨款。你还说,我们越表现得不听话,皇帝就会越信任我们。只要我们守好边关,不让西凉人踏入半步,我们就没必要在乎朝中其他人甚至皇帝得任何看法。

怎么如今,却是变了。

西凉人集结人马,陈兵勇冠城。这明显是这位刚上来得西凉王对我大禹的挑衅。我甚至觉得,此一战,将会是一场旷世之战,决定国运的一战。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恐怕会有辱我西秦威名。更是对身后大禹千万百姓的不负责任,这样的做法我赢某人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静静的听西秦王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出,慕长生马上抛出了一个问题。

“王上,可否将边关不稳的情况,上奏陛下?”

听到慕长生这样问,赢烈先是一脸疑惑,然后点了点头,“自上次去西凉采买军马,遭受袭击,我就察觉有变。已提前上书,和皇帝陛下说了,西秦恐有战端,还请早做打算。着奏折还是你帮我写的,主意也是你出的,让朝中先重视起来。”

“那就是了,那奏折,我写的十分急迫。就如同我西秦此时已然和西凉交上手一般。当然了,王上西凉遇袭,本就视为西凉同我们宣战,就算他们这次不来,我们也是要派兵去围剿的。”

慕长生对于为什么会将奏折写成,好似已经开战一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赢烈并不关心这些,对于慕长生的一些做法,他深知,很多不起眼的做法都是已经开始做谋划了。

“你继续说今天的这两件大事。”

慕长生微微躬身,继续开口道,“既然陛下已经知道,并认为西秦已经和西凉开战。却还是下达了,‘排兵楚唐,携军入晋,稳定大局’。这样的密旨,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南楚和大唐谋反之心已经惊动了仁帝陛下。而携军入晋,或许是晋州城内,同样有人想要谋反作乱。如今很可能已经到了危乎到江山社稷的地步,陛下能信任的勤王之人,稳定大局之人,只有您了。”

慕长生的话说完,赢烈陷入了沉思。

慕长生和徐浮二人静静等待着赢烈思考完。

片刻后,赢烈目光看向了徐浮,“徐老弟,你觉得如何?”

还有些迷糊的徐浮勉强的将自己双眼睁开,先是看了看赢烈,随后又看了看慕长生,这才开口道:

“慕先生的分析,我完全赞同。这两件事,大小顺序、轻重缓急,一如慕先生所说。”

听到徐浮对自己见解的支持,慕长生点头致意。

“我在听闻这两件事后,第一感觉和慕先生一般无二。那西凉王刚刚坐上王位,需要发动战争,一来立威,二来清除异己。这一战,或许会打很久,很惨烈,但只要王上在此坐镇,蒙州无忧,更不足以撼动我大禹根基。

而仁帝陛下的密旨,就很值得推敲了。

削藩一事,在这两年闹得沸沸扬扬,五大藩王各有心思。其中,当属南楚和大唐最为明显,就差立一杆大旗,上面写着‘你要是削藩,我就造反!’几个大字。皇帝让我们陈兵南楚大唐,我觉得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防范,二是征讨。至于携军入晋,我倒是有和慕先生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更是皇帝的一种试探。”

皇帝的试探?!

徐浮此话一出,引起了赢烈和慕长生的注意,两个人都打起精神来,静待下文。

徐浮此时干脆闭上了本就费力睁开的眼睛,摇晃着脑袋,好似自言自语一般。

“慕先生说,皇帝让王上入晋,是因为晋州城也可能会有人反叛,王上是皇帝唯一信任的人,需要您去勤王。我不否认会有这样的可能性,但很小。

我们分开两头说,晋州被河州和邢州拱卫。邢州没有什么能征善战之士,但也屯兵三十万。再说河州,驻守河州的青阳王曹孝言,是皇帝的亲弟弟,手握重兵。想要勤王,比我蒙州出兵要快的多。而且,两相比较,我觉得王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上青阳王。

再说如今在那晋州城中,还有有谁能有能力威胁到皇权,谁还有能力造反。除了那位当今的太子殿下曹景风,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其他人了。毕竟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已经将他那些皇子皇孙,杀的差不多了。至于咱们这位被誉为后世明君的太子殿下会不会反叛,行那逼宫夺位之举,不必所作考量。因为就算他真的逼宫夺位,我想咱们的皇帝陛下,也只会乖乖让出龙椅,甚至最后再扶自己这最后一个儿子一把。

仁帝啊,他如何不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应夺了后世的雄心壮志。只可惜他要强耍狠了一辈子,不服输,不想向命运服输。现在他肯定也后悔削藩一事是自己着急了,应该留给儿子去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完徐浮这一大通话,在场的赢烈和慕长生都面色凝重,纷纷陷入沉思。

徐浮话已说完,酒似乎也醒了大半,微微睁开眼,看了看还在思考的二人。

本就是聪明之人,慕长生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浮所说这一切,更合乎情理。

朝着徐浮深深行了一礼,慕长生道,“徐先生高见,长生多有佩服。”

徐浮赶忙回了一礼,“额,慕先生客气了,不过是因为先生多是谋划大局,小弟不过是耍阴谋诡计多了,自然对这些并不明示的事看的透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