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何超礼(2 / 2)

重开人生局 芮娘子 2212 字 4天前

所以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跳级,可惜,我的智商也算不得高,只跳了一次五年级,到了初中后,跳级对我而言把握就不大了,不过好在,我终于不是比别人晚一年的学生了,至少在年纪上追平。

有了慈恩哥哥带头儿,我更是努力,除了文化课之外还有课外读物,家里的书真的很多,有些我完全看不懂,所以都是听慈恩哥哥的,

他帮我选书看,安安弟弟就坐不住,不过我带他有经验,总是能哄着多看一会儿,不管能不能学进去,能安静的看书就好。

芝芝从慈恩哥哥来了之后,就不怎么黏着我跟安安了,她更喜欢做慈恩哥哥的跟屁虫,不过慈恩哥哥也是真喜欢她,嗯,我也喜欢,但我争不过。

我上中学的时候,婶婶觉得小孩子要有特长,我和慈恩哥哥没时间,她就只送了安安和芝芝出岛去学习,每周一次,每到那一天,我都觉得家里空空的,不习惯没有弟弟妹妹在家的一天。

再后来,婶婶犯了懒,不愿意出门,就请了沈老师来家里施教,我和慈恩哥哥也跟着一起学,我没有啥文化细胞,所以琴棋书画四艺也只是学了个皮毛,但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也能小露一手。

慈恩哥哥考上大学了,很好的大学,婶婶很开心,不止办了盛大的升学宴还和叔叔亲自送慈恩哥哥去京市上学,当然,我们几个小的也跟着一起去长了见识。

看到慈恩哥哥的学校,我也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考上高中,将来也要当大学生,让婶婶也像这回一样的开心。

只是我考上大学之后,升学宴却不是婶婶承办的,我被接回了家里,妈妈和奶奶亲手办的宴席,请的人大都也是我不熟悉的,这非我本意,却有不能左右。

好在大学我是在海市上的,周末双休我都会回长宁岛,辅导上中学的安安,我和慈恩哥哥都考上了大学,安安弟弟和芝芝妹妹也不会差。

不过,法律真的好……烦,要背的太多,我原先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可真的开始学起来依旧吃力,我听叔叔和慈恩哥哥的建议,学习的是经济法范畴,

毕业后原本想要进政府机关的,却阴差阳错进了律所,不过也好,除了忙些,待遇收入都不差。

自从工作之后,即使离得近,我也没有很多机会回长宁岛,只能是五一十一这种假还有过年的时候两家聚会时,才能在长宁岛住几天。

安安毕业了,去了京市开了家传媒公司,我自告奋勇要成为他公司的法律顾问,嗯,义务的,刚开始的公司在法律法规上要规避的风险不少,我给他打好底子以后他公司的运作能够更顺畅些。

再后来,平安传媒发展的很好,我被安安长期聘用,哪怕我是在海市,而他是在京市,仍旧不妨碍我俩的合作。

也是因为平安传媒是个大单子,我所在的律所特地把分部拓展到了京市,而我,才有成为合伙人的机遇和底气。

婶婶对我一直很好,可,却不曾受到我的孝敬,我结婚、生子、升职、成为律所合伙人……这些都是当初婶婶把我放在身边教导后才会有的成就。

不然,以我原本的性格在学校,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未知数,更别说平顺的未来了,在婶婶因为疫情过世之后,我总是在梦中见到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应该也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了吧。

叔叔离世的时候,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感觉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从小在他们身边长大,知道俩人的感情有多好,我的妻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按照婶婶的标准找的,聪明、大气、独立……,当然,我也很幸福。

婶婶走了,叔叔的精神支柱就塌了,能熬过六年,那都是沈叔叔的功劳,可是沈叔叔也没了,叔叔就真的没有了牵挂,也好,至少,到了那边,他们依旧能够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而我的一生没有什么波澜,夫妻和睦,孩子也算是省心,没有成为特别优秀的人,却也能够自给自足,过得简单快乐,这也就足够了。

毕竟婶婶说过的,人要知足常乐,婶婶和叔叔离世后,我已经五十多岁了,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我更加频繁的往返海市与京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曾建议安安把平安传媒在海市弄个分部,毕竟有很多拍摄机会是要在海市的,而且这边也有不错的影视院校,对于后续发展有帮助的。

不过我的提议被安安拒绝了,他的经营理念很奇怪,明明在业内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却从不想要扩张,他的目标就是稳扎稳打,拍摄出好作品。

当然,他的公司确实捧出来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人才,从演员到导演都有,芝芝当然是其中的翘楚之一,还有他们同届的同学,在后来的影视行业那都是一号人物。

到了六十三岁,我光荣退休,带着老伴儿,也跟着叔叔婶婶当年的脚步游历了整个中国,老伴儿其实还想出去看极光,去冲浪,但考虑到这一身老胳膊老腿儿的,还是不折腾了。

当然,也有不少国家可以去看一看,有钱有闲的日子嘛,着实要好好享受,但出国游没多久,我就被安安给召了回来,顶着六十五岁的高龄,被返聘回平安传媒做法律顾问。

哎~要不是这是亲弟弟,我真的不乐意劳心劳力。

我这一辈子,从胆小怯懦的孩子,变成了可以站在法庭上舌战群儒的大律,不说自己付出的多少,叔叔和婶婶对我的影响绝对大于我父母的影响,也是他们教会我,孩子长大了就是要放飞的。

我平淡顺遂的活到了八十八岁,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我好像又看见了婶婶,她蹲在我的面前,温柔的看着我,冲我伸出手,笑着问:“小礼,要不要来婶婶家,跟婶婶生活在一起?”

我笑了,伸出来自己已经枯瘦褶皱的手,“婶婶,我想你了,你来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