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何慈恩(1 / 2)

重开人生局 芮娘子 2235 字 2天前

我出生在大西北,祖父是个师长,祖母是部队通讯连的,父亲是营长,后来升到了团长,母亲也在部队里做后勤,属于军人世家。

别人羡慕我的军人家庭,可我的难过却无人知晓,家里人都是军人,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我这么个小孩儿,所以我很小就要辗转于各个军嫂家,

没有工作的军嫂们很愿意帮着带孩子,可一旦军区里有了工作的机会,会优先安排军嫂,性格好的,勤快的,爱干净的这类人都是最先挑选的,

不巧,家里人选寄放孩子的也爱找这样的人家,好处就是孩子能得到不错的照料,不好的是,都不稳定。

太小的时候记忆并不深刻,很多事都是听奶奶忆往昔的时候会偶尔带一句,因此知道我是从一岁开始到四岁为止在别人家的时候比较多,而这个时间段也是国家最乱最难的时候,大运动。

很多人家就算敢接我们,也不敢收钱,大都是用粮食来结算,面上说的是亲戚朋友间走动的礼物,可大西北的粮食本就稀缺,那时候说是节衣缩食也不为过。

我想,也许就是这个时间段的经历,导致我妈后来对于钱财上精打细算的习惯。

终于可以把我放到托儿所了,我弟弟慈海又出生,我白天去上托儿所,晚上回家的时候去带慈海的军嫂家吃晚饭,再把慈海带回家,等着父母归家。

小婶婶总说我早慧,说我心思重不爱讲话,情绪波动也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只是记得,有一次我去带慈海的军嫂家吃饭接弟弟的时候,她家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在说话,

我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只记得那个鸡毛掸子,还有满屋乱窜的孩子。

从那之后,我再去别人家时就尽量少说话,别人都很喜欢我的安静,久而久之,我就真的安静了。

家里父母没时间管我们,别人家能管饭就不错了,根本不会在别人家孩子身上花费精力,我和弟弟属于野蛮生长,后来字认得多了,我就喜欢看书打发时间,

不管是否能看懂,但是看也算是找些事情做,也就是这个时候养成的阅读习惯,可惜,大西北的各种物资都缺,柴米油盐、笔墨纸砚书,都是稀罕物什。

上了小学后,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全班第一,老师跟我妈妈狠夸了我几句,说我能坐得住,是个学习的苗子,

可惜,那个年代早就没了高考,我最多就能上到高中,不过工农兵大学也算是个出路,建议我妈能好好培养我。

我妈是个听劝的,回到家就大手一挥,很是有气势的承诺,以后每年我生日都可以去书店选一本课外书作为生日奖励。

真的,只有一本儿,书本贵,就这,在大院里我妈都算是宠孩子的家长了,就这样,我带着弟弟一起学习,他坐不住,我就打得他坐住。

我以为我这辈子都要留在大西北,可是命运的转折就是这么奇妙,在我初二那年爷爷申请调回海市,想要回乡侍母,组织批复的很顺利,

爷奶临走前把我家和二叔家叫到一起,商量我们这几个孩子的未来,父母们自然不希望孩子离开身边,

虽说不管吧,但逢年过节还是能聚在一起,平日里怎么着也能看上两眼,但是爷爷坚持带我们走,

说海市那边的教学条件一定比大西北好,现在高考已经恢复,孩子们的未来有无数可能,不能耽误在这里。

最后父母拗不过爷爷,把我们四个孩子打包送上了火车,三个弟弟对新环境很好奇,完全没有担忧和忐忑,我年纪最大,再有一年就要中考,

虽说在西北的学校里我一直都是全校第一的成绩,但爷爷说这边的教学质量不咋样,老师口音都重,文化水平也不太高,这就给我很大的压力,我怕在海市的学校我跟不上,掉了队。

到了海市,爷爷带着我们去看了太奶奶,那是个很精致很有气质的老人,看见爷爷都哭了,直说对不住他,

要不是我知道爷爷不是她的亲子,我绝不会怀疑他们的血缘关系,太奶奶对爷爷真的很心疼也很温和。

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小婶婶,她个子高,手脚大,嗓门也大,但是看见我们都是笑眯眯的跟我们打招呼,还拿出不少零食来给我们吃,好几样都是我们没吃过的。

我不好意思拿多,每样就挑两个,几个弟弟也是很拘谨的拿了一点点,完全不像在家的时候抢着吃,

婶婶看着我们,笑了笑,给我们一人抓了一把糖果,她的一把,我们双手都接不住,弟弟们只能用衣角兜住,

我,直接撑开随身的小背包,婶婶把糖果帮我放了进去,我长这么大吃过的糖果加起来都没有这一大把多,我觉得,这个婶婶真的大方。

爷爷的工作没有安排好,我们就先住在婶婶家,她家很大,房间多,我和弟弟们都被安排好了,两人一间的屋子也是第一次住的这么宽敞,

反正婶婶家,哪哪都好,可惜,我们只是借住,我期盼着爷爷分的房子也能大些,我可以和弟弟同住,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婶婶知道我爱读书,她拉着我去书店,我私下问爷爷,要是婶婶给我买书我要是不要,爷爷说婶婶是个直爽的人,她给我买就不会是假意,但我自己要注意好分寸。

到了新华书店,我才是大开眼界,好多书,我没看过又感兴趣也很多,我想着,妈妈每年给我买一本,但是婶婶又说要填充家里的书架,那我挑上七八本就好,这已经是很大一笔开支了。

但是我挑着挑着,就挑多了,我要筛掉一半儿的时候却被婶婶阻止了,她把我选出来的二十多本书一起结了账,我真的好喜欢婶婶。

后来婶婶把我留在家里上学,因为要开学前爷爷的工作没有定论,我这边耽误不得,进了军区中学,刚开始其实挺跟不上的,他们都是普通话讲课,我能听懂,但是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