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生死大道(1 / 2)

有人担忧,有人心喜。

陆隐秀不行就意味着自家弟子有了竞争机会。

“哎,李兄啊,这是真推迟不得了,没看各宗都不敢担负这骂名,早比早了事,是吧,掌门?”

上首的玄玑将众人各异神色尽收眼底,哪还不明白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无妨,比就是了。”

“是。”

这回,是彻底定了。

其余各大宗门。

“掌门,太一灵讯到了。”

“嗯,是什么?”

“三月后辰元大比召开,至于地点由各大仙门商议后再行决定。”

“咦,这玄玑居然都不等自己的徒弟了?行吧,人家太一宗都不在乎了,咱们还有什么放不开的。速回灵讯,就说离火宗收到。”

“是。”

“哈哈哈,真想知道玄玑那奸诈老头被逼着做出这个决定时是什么表情,一定很精彩。”

离火宗这次并无亲传弟子留到最后。

原本还觉得丢人,哀怨,叹自家宗门与仙器无缘。可现在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的陆隐秀等人,竟奇异地寻到了一丝安慰。

看嘛,谁知道到底是陨落还是在收服仙器呢。

下首各位峰主,长老面面相觑,人家玄玑真君年轻时也是辰元响当当的一枝花,面容清俊如冠玉、目似朗星,气质出尘。即便是年纪上来了,那也只是气质深沉了些,脸还是那张脸,怎么就成自己掌门嘴里的奸诈老头了。

这到底是带了几层敌人滤镜看人啊。

同一时间,各大仙门都收到了太一灵讯,自是无不响应。

看,太一宗都顶不住了。

冲霄剑派。

“剑尊,您这想要太一出头的算盘落空了,玄玑真君居然真就这么定下来了。”

“谁说我想让他们出头的,我还是那句话,他都可以不顾陆隐秀了,臻恒参不参加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哈?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掌门您就别嘴硬了,算盘落空的痛大家懂。

而这一灵讯也在短时间内传遍了五大陆,传到了所有能接受到传音的修士耳中。

尤其是金丹修士耳中,他们为之热烈期盼的大比终于要召开了,而者一天,足足推迟了三年。

“终于要来了,不枉我压制修为等了三年。”

“就是,这各大仙门是终于顶不住外界压力,妥协了。以咱们兄弟后期的修为去,强强联合。别的不说,打进前一百,赚它个两枚结婴丹那定是没问题。”

“是啊,有了这结婴丹,咱们就更有把握了。”

辰元大比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为名者是一重原因,更多人却是为利。

只要排名进入前一百者,人均一枚结婴丹,此丹一出简直勾动无数金丹修士的心。

这一大手笔,无论散修还是宗门弟子,都被全部俘获。

更别提这灵丹还是由来岳大陆的丹道圣地,丹月宗所倾情提供,吸引力蹭蹭加持。

就在辰元因这一消息而彻底喧腾时,身处不知何地的舒禾等人却是一无所知。

“多久了?”红骨捅了捅旁边在默默修炼的大壮,懒洋洋地例行问道。

“三年零一个月。”

三年来,这段对话重复了无数遍。

“居然都三年了,我头一次知道悟道需要这么久。”

“你又没悟过,当然不知道。”

“额,这不是没机会,咱们妖兽又没有人修这么绝顶的悟性,怎么可能金丹就悟出大道来。”

“就你这天天睡得死去活来的懒样子,马上就被我赶上了,还悟道嘞。”

悟个屁。

这句大壮没用嘴,用脸说的。

“嘿,你个小毛兽,怎么对前辈说话呢?我们这一族是靠吸食生力与死气进阶。可你看看这儿,空荡荡的没有一丝,又出不去。我不睡觉还能干吗?”

“悟道啊。”

一噎。

这是想悟就能悟的吗?

红霸天正要狠狠反击,突然,萦绕在丹田之上的黑白二气晃了晃,似乎有向外蔓延的趋势...

“等等,大壮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

“三年了,终于有动静了!”红霸天喜极而泣,自己的死气是不是要回来了。

“额,怎么停了?”

“应该还差一点。”而且是最后,极为关键的一点。或许成败在此一举。

大壮没有说错,舒禾现在的确面临一大难题,而能不能跨过这个坎儿,直接关系到最终成败。

究竟怎样才可以转换?

看着眼前黑绿分明的两色灵光,舒禾犯了难,开始了第一百遍尝试。

慢慢引动黑色死气朝着绿色生力融,可她就像一个强按牛喝水的,勉强终是不行。

又失败了。

唉!

反反复复的失败令舒禾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能做到。

三年了。

等一花开,舒禾用了三年。

三年前,当舒禾立于悟道台上的那一刻时,她尚且不知道心究竟为何物。

她只知道自己的心慢慢变得很静,很静,摒弃了所有的浮躁,急切,渴望,是一种风吹不皱的坦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一年,她只做到了一件事,心如静水。

时光如流水般一点点向前推进。

第二年,就在舒禾以为她依旧会沉寂于黑暗之中时,不知怎么地,一点绿色萤光突然出现在她的世界,渺小微弱,颤颤巍巍,似乎一触即灭。

但任周围黑暗如何侵蚀,它依旧在顽强挺立在那里,将黑暗决绝割裂。

望着,望着,舒禾不知怎地,蓦然有了一股想要落泪的感觉,是感动,是欣悦,也是喜极而泣。

黑暗中踽踽独行的第二年,她终于寻到了自己的光。

她想,她的道来了。

奋进的勇气凭空而生,来得强烈而无畏。

第二年,舒禾依旧只做了一件事,守护好那点微光。

无师自通,她似乎知道了怎么做才能令其更亮,更强大。

果然,悟道的第二年,她亲眼看着豆粒大小的光芒摇摇晃晃中,成了拳头大小。

可同时,她也有了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