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一群衣衫褴褛的考生带进了偏殿。这些考生大多面带失望之色,有些人甚至眼含泪水,显然对这次科举的结果十分不满。
龙若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扫过这些考生,语气平静地说道:“朕听说你们对这次科举的结果有所不满,所以特意召见你们,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一位身材瘦弱的考生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草民王才子,自幼苦读诗书,此次科举考试,自认为文章写得还算不错,但却名落孙山,草民心中不服啊!”
王才子的话引起了其他考生的共鸣,他们纷纷附和道:“是啊,陛下,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就是为了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如今却……”
龙若没有打断他们,而是耐心地听他们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和不满。待众人说完,她才缓缓开口说道:“你们的心情,朕能理解。科举考试,竞争激烈,难免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此次科举考试,绝对公平公正,所有考生的试卷,都是由朕亲自批阅的,没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行为。”
“陛下金口玉言,我等自然相信。”王才子拱手说道,“只是我等心中仍有不甘,还请陛下明示,我等的文章究竟有何不足之处,也好让我等心服口服。”
龙若微微一笑,说道:“你们想看自己的试卷?这有何难?”她转头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去,将王才子等人的试卷取来。”
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王才子等人的试卷取了回来。龙若接过试卷,仔细翻阅了一遍,然后指着其中一处说道:“王才子,你看此处,你的文章虽然文采斐然,但却缺乏实际内容,空洞无物,如何能够打动朕的心?”
王才子闻言,顿时羞愧难当,他仔细看了看自己文章中被龙若指出的不足之处,这才发现自己的文章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龙若将所有考生的试卷都一一批阅了一遍,并指出了他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考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文章还有这么多的不足之处。
在安抚了那些落榜的考生后,龙若并没有掉以轻心。她深知,想要彻底堵住悠悠众口,仅仅依靠科举考试是不够的。于是,她决定微服私访,深入民间,去倾听百姓们的声音。
钱大儒这边,也开始了他对新科进士们的培训计划。他深知,这些年轻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缺乏实战经验,所以他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让他们到各个衙门去实习,亲身体验官场的运作模式。
龙若的马车缓缓驶出皇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龙案上,龙若仔细地翻阅着手中的名单,这是最后一轮选拔的结果,也是决定谁能最终进入朝堂的关键。
几日的辛劳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疲惫,但她眼中的光芒却更加明亮,那是看到国家未来希望的喜悦。这次选拔,她摒弃了以往唯出身论的标准,大胆启用了一批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陛下,您看这份名单可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贺考官恭敬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忐忑。
“不必了,朕相信贺爱卿的眼光,也相信这些年轻人能够不负众望。”龙若将名单放下,语气坚定,“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展现出的才华和抱负,朕都看在眼里。朝堂需要新鲜的血液,国家需要栋梁之才,朕相信他们会成为大梁未来的希望。”
“陛下圣明!”贺考官和吴侍郎齐声说道,心中对龙若的敬钦佩之意更深。
龙若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梁王朝。“朕希望,这次选拔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大梁的朝堂将永远向有才之士敞开大门,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整个御书房内。
同一时间,钱大儒的府邸内,一群年轻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考核。他们有的挥斥方遒,侃侃而谈治国方略;有的运筹帷幄,在沙盘上模拟行军布阵;还有的伏案疾书,用笔墨勾勒出心中的美好蓝图。
钱大儒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欣慰地捋了捋胡须。他知道,龙若的期望,即将成为现实。
几日后,龙若身着盛装,端坐在金銮殿上。殿外,鼓乐齐鸣,庄严肃穆。新选拔出的人才们身着官服,依次走入殿内,向龙若行跪拜大礼。
“众爱卿平身。”龙若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今日,你们是新科进士,是国家的栋梁,是朕的股肱之臣。朕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大梁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新科进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龙若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她知道,大梁的未来,掌握在这些年轻人手中,也掌握在她手中。
“来人啊,”龙若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准备晚宴,朕要与众爱卿……”
然而,她的话音未落,一名侍卫便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喊道: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