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三个古代世界(19)(2 / 2)

晔道友擅长变化之术,现在被指挥的四处施法。

锦道友带着国师府最有门面的一群道友在排练,等会不能让耿道友失了面子。

大家这么做,是看想着耿道友擅长的是阵法,等会册封时,动静不会太大。

那些百姓,不懂什么叫阵法宗师,只知道看各位大人的动静。

动静越大,那这位大人就越厉害。

草茗当时让京城及附近地区,一日步入丰收,在百姓中,就是最厉害的仙师。

看这动作,就知道,芜道友掐算过,耿道友的动静不会太大,需要国师府帮忙造势。

国师府先百官与宫娥们入场,等陛下带着百官来时,天地神坛成了人间仙境。

“耿仙家与众位仙家交好,也能让国师府的诸位仙家为他如此打算。”

皇后看到这副场景,感叹一句。

陛下没有应下这话,皇后这是没看明白。

耿道友加上颁萍宴,最多与大家见了三次,能有什么感情。

皇后只能看到几位司天监,想不到国师府,天地神坛能被布置起来,只是因为耿道友同为国师府的官员。

陛下含糊的说了一句,把这事揭过去,皇后从有孕之后,越发不爱动脑子了。

皇后一直做的不错,嘉萍帝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她有意见。

嘉萍帝没把皇后的失言放在心上,早就决定好,等两位皇儿出生,带到身边亲自教养。

见有人来了,国师府的道友们快速做完扫尾工作,站到国师府官员区域。

皇后知道自己现在说话不过嘴,陛下不回应,就说明是说错了。

这会站在陛下身边,一言不发,只做一个皇后应该做的事情。

底下众人已经紧张的准备起来,陛下还能与几位司天监轻松的聊天。

“还未到时辰,陛下怎么来的这般早。”

芜道友预测的时间,在下午。

草茗从【地图】插件上看到的,是在日入之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

商议的时间,就是在午膳之后,现在离午膳还有一个时辰,着实早了。

“在皇宫里,也是等着,不如早些过来。”

陛下在看天色,今日初雪,可现在天还亮堂着。

嘉萍帝知道现在过来,为时尚早,与几位司天监的用意是一样的。

从见到耿道友,让他一直闲着,等耿道友册封,就能把事情安排下去。

整个天地神坛,只有嘉萍帝与六位司天监在说话。

其余人,把自己当聋子哑巴,站着一动不动。

达伴伴一如草茗册封时一样忙碌,中间还让人带着便食过来。

今日初雪,温度已经很低了,一些大臣,一大把年纪,跟着在四处漏风的天地神坛站了一下午。

有云道友出手,用了几张符咒,没让人倒在这天地神坛。

还在与大家说着的芜道友,这时候抬头望天。

“还有一刻钟,都准备起来吧,耿道友那边,可以预备动身了。”

上次是当事人,这次是旁观者,还提前在天地神坛待了许久,草茗早就觉得无聊。

流程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天地认证,耿道友的司天监印是陛下用姜朝国运凝聚的。

最后的展示环节,耿道友凌空而起,成了漫天小雪中茫茫一苍生。

这是已经处于悟道状态,六位司天监痛不起身,为耿道友护法。

可怜没有修为傍身的大臣和世家子弟们,他们就是在硬扛。

今天晚上,不知道要倒下多少人。

初雪下了一个时辰,耿道友的悟道,也就持续了一个时辰。

有六位司天监看着,谁也不敢动,站了一个时辰,直接长高几厘米。

这场初雪,不算很大,草茗一脚踩上地面,还只没过鞋面。

初雪停了,天地神坛因为被大雪笼罩,看着还是明亮。

小主,

耿道友从空中落下,底下站着的众人身上一轻,天地神坛积雪消失,成了浮于空中的雪团。

这些雪团,化为耿道友的阵法材料,不停变换位置。

草茗努力在看,可惜等耿道友停下来,也看不明白这个新阵法。

阵法初成,就有一股凉意出现,草茗修为傍身,还是打了一个哆嗦。

那无害的雪团,现在每一个都能轻松带走一名无修为官员的性命。

看耿道友模样,他一人掌握不了这样的空伐阵法,在苦苦支撑着。

几位司天监手下灵气聚集,都在备好动作,以防万一。

比他们动作更快的,是陛下,陛下明黄色的灵力将每一个雪球包裹。

阵法失去控制,所有雪球无力掉下。

“臣,谢陛下相助。”

“耿仙家无需多言,今日册封之礼结束嘛,还请大家移步。”

天地神坛现在的气温低的厉害,陛下没在这多说,还是尽快寻一温暖之处。

不能今日喜得一位司天监,明日百官病了一半。

好几位老大人,都是被架着离开的,官员之间,也是彼此搀扶。

草茗知道,阿福的备案用上了,与梅兰竹菊四人招手。

“你们驾云先行,速回桃源,去把备好的驱寒酒拿来。”

驱寒酒,一点不爱吃的灵果,加上酒泉花与聚灵果果实的产物。

草茗把灵果当成水果在吃,爱吃甜的,她不爱吃的那些,恰好能挑出来一批驱寒效果的。

阿福安排梅兰竹菊酿酒,就有了这驱寒酒。

昨日,阿福从初雪时间分析,草茗有了一个赚功德点的好机会。

在草茗采纳阿福预案后,那一坛子驱寒酒就被阿福分成数份,按照不同比例兑水。

“茗仙家有驱寒酒,这是何酒?”

“近日新的一坛,于你我而言,实属鸡肋,确实无用,我见几位大人模样,或许可以一用。”

仲道友落后一步,他擅长炼丹,这炼丹与酿酒之事,是有相通之处,要听听茗道友口中的驱寒酒是什么来历。

“朝中大人,都是凡躯,茗道友的驱寒酒,怕是用不上。”

“无事,掺水就会,一坛酒中,加上那么一些驱寒酒,效果正好。”

掺水?

这是仲道友没想过的思路,灵机一动,自己似乎也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