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9)一个人,一条谷(1 / 2)

安禄山大军自范阳起兵以来,从未遭受过挫折,今天却被阻挡在罂子谷中,进退不得,并且连敌人的面孔都没见到,有多少人更是不清楚。

安禄山暴跳如雷,对将领们破口大骂。

崔乾佑拿着一支黑羽箭仔细观察,只见箭杆光滑结实,箭头闪着黑黝黝的光,连箭羽也是黑色的。

精致程度超过了自己以前见过的所有的箭矢。

这显然是遇到了神射手,并且拿着一张犀利的神弓。

崔乾佑思索了一会儿,对着后面喊道:“五个百人队从山坡上掩杀过去,队形散开!”

这五百人都是步卒,见披着铠甲的骑兵都被射杀马下,早已吓破了胆,战战兢兢的举着长矛伏低身子在山坡上小心翼翼前进。

然而谷中狭窄,山坡陡峭,这五百人不一会儿就分开了先后。

荔非守瑜连射近百箭,手臂有些发麻,并且黑羽箭快要用尽了,于是放下复合弓,拿起一把长弓,对着从山坡上慢慢接近的敌人连射数十箭。

箭矢破空之声咻咻不绝,就如数十人在同时射箭一般。

潜伏上来的步卒或胸口中箭,或面门中箭,从山坡之上滚落,惨叫之声不断,又有数十人毙命。

剩下的步卒转身就跑,逃跑时身形直立,成为更好的靶子。

荔非守瑜又射出数十箭。这些普通箭矢虽然比不了黑羽箭的威力,但是在荔非守瑜的手中也是极为凌厉。

三十多名步卒又死于箭下。

剩下的就如潮水一般向后退去,挡也挡不住。

安禄山见天色已晚,一时难以通过关口,命令大军后退,安营扎寨。

这是叛军第一次真正受阻,令安禄山异常愤怒。

不过安禄山毕竟久经战场,经验丰富,见敌人没有尾随追杀,知道敌人人数一定很少。否则必定会趁自己溃败时进行追杀,扩大战果。

思索一番,有了计策。

第二日一早,安禄山命何千里率领五千兵卒从罂子谷南面绕过去,堵住荔非守瑜的退路;令史思明率领五千兵卒阻挡洛阳方面的援军;令崔乾佑率领一万兵卒从正面进攻。

安禄山自己带领其余大军跟在崔乾佑后面,作为监督和后援。

第二日天刚透亮,荔非守瑜望着叛军四处升起的炊烟,知道一场恶仗就要来临了。

虽然明知道敌人数量庞大,难以战胜,但是荔非守瑜毫无惧色。人生自古谁无死,战死沙场才是一个英雄的最后归宿。

荔非守瑜命令全体兵卒饱餐一顿,迎接大战的来临。

没想到叛军一直没有动静,一直到近午时分才擂起鼓来,如潮水一般涌来。

同时罂子谷的来路方向也有鼓声传来,烟尘冲天,显然是叛军抄了他们的后路。

荔非守瑜将不足一千的兵马分为两拨,在山坡上摆成一个八字形状,自己就处于最前面,就如同一个箭头一般。

摆完阵势后,荔非守瑜将箭矢摆在一块大石头之上,冷静地看着四处逼上来的叛军。

此时鼓声更急,有的叛军兵卒已经来到不足三十米的距离,连胡须眉毛几乎都能看清了。

荔非守瑜搭弓急射,箭矢如雨点一般泼洒出去。最前面的数十名叛军兵卒翻滚了下去。

后面的叛军在将官的威逼下仍然汹涌向上爬来。

荔非守瑜一轮又一轮急射,一个人就挡住了千军万马。

叛军的攻势一轮又一轮被击退,偶有几个叛军爬上来后也被骁勇们杀死。

射箭是需要强大的臂力的,普通人开硬弓估计射不了十箭,但是荔非守瑜就如一架射箭的机器,仿佛不知疲倦,向叛军泼洒一轮又一轮箭雨,既准且狠。

最后数百支箭都射光了,数百名叛军死在他的箭下。